2006年尿素市場走勢雖然略遜于2005年,但仍基本上承襲了2002年以來的良好走勢,產銷量繼續增加,市場交投活躍,價格也在相對高位運行,呈現出一定的牛市特征。而縱觀2007年的尿素市場,產銷矛盾會有所加劇,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但價格仍會在相對高位運行。相對而言,上半年的尿素市場比下半年要好,因為尿素需求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預計2007年尿素市場將會呈現以下一些特點:
供需矛盾有所加大
由于這幾年尿素市場行情比較好,新上的尿素項目比較多,預計2007年全國要增加新的尿素產能300萬噸左右,加上中石化多套大型尿素裝置的煤代油改造相繼完工,2007年新增的尿素產能起碼在400萬噸以上。2007年全國的尿素總產量預計將突破5000萬噸大關,年增長率預計將超過5%。
2007年農用尿素的需求增長主要來源于三方面:一是替代碳銨,近些年來碳銨的使用量在不斷下降,主要為尿素和復合肥所替代;二是用于生產高氮復合肥,近年來高氮復合肥的發展速度很快,對尿素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三是糧食及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增加。不過由于目前正在大力推廣實施的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則對尿素的需求增長起到一定的負面作用。綜合起來分析,2007年我國農用尿素的增長量預計在3%左右。工業尿素方面,2007年我國三聚氰胺行業預計將保持較快速度增長,目前我國有三聚氰胺企業100多家,總產能達到了75萬噸/年,年增長率20%以上,2007年對尿素的需求量預計將超過140萬噸。同時板材行業目前的發展勢頭也很好,對尿素的需求量也將保持10%以上的增長。
2007年國家繼續對尿素出口采取嚴厲的限制措施,出口政策同2006年一樣沒有變化,預計2007年尿素出口量變化不大,全年的尿素出口總量估計在100萬~200萬噸的水平。進口方面,2007年尿素進口配額是330萬噸,同時我國又將配額內進口關稅稅率由4%下降到1%,因此進口預計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由于國內價格與國外尿素價格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國外尿素很難大規模進入我國,進口尿素對國內尿素市場的影響很小。
總之,從尿素的供需狀況分析,預計2007年國內尿素市場供給的增長速度將稍高于需求的增長速度,市場的供需矛盾將有所加劇,但總體而言還屬于供需基本平衡的狀態,不會出現明顯的供大于求局面。
價格相對高位運行
2007年尿素市場的產需矛盾有所加大,將對尿素價格產生一定的下拉作用,但總體來看,2007年的尿素價格仍將會在高位運行。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成本支撐。我國尿素主要以煤和天然氣為原料,目前我國煤炭價格已取消雙軌制完全市場化,煤炭成本每噸至少增加70元到80元,2007年煤炭價格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天然氣方面,由于目前我國的天然氣價格偏低,而化肥用天然氣又是最便宜的,上漲的可能性更大。另外,從2006年6月30日開始的電價上調,也使尿素生產成本增加不少。二是糧價支撐。尿素價格受糧食價格的影響非常大,自2006年11月以來,小麥、玉米、稻谷等糧食價格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上漲,2007年國家仍將對小麥、稻谷等主要糧食品種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糧食價格上漲的可能性遠大于下跌可能性,這將對尿素價格形成一定的支撐。三是國際尿素價格的影響。國際上80%以上的尿素都是以天然氣為原料,而天然氣價格受石油價格的影響非常大,2007年國際油價仍將居于高位,國際尿素價格也將居高不下。
政策仍將影響市場
近些年來,尿素市場一直受國家政策的影響比較大,主要有限價政策、高關稅限制出口政策、減免增值稅及提供優惠電價、天然氣等政策。預計2007年政府部門直接干預尿素市場的力度會有所減弱,更多的是用市場化手段來調控市場。總體來看,政策因素仍將對2007年的尿素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化肥鐵路運價、電價、天然氣價格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更會對尿素市場產生直接影響。
根據我國加入WTO的承諾,自2006年12月11日起,我國將向外商全面放開化肥的批發和零售業務,國內化肥分銷渠道的壟斷局面從此被打破。2007年是外商進入我國化肥批發和零售業務的第一年,因處在“試水期”,預計外商的態度會比較謹慎,走一步看一步是其通行做法。綜合來看,由于現在我國尿素市場,國產尿素已占明顯的主導地位,因此2007年外商進入對國內尿素市場的影響預計會相對比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