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消息的出現將一直在人們心頭的鉀肥“陰霾”一掃而光。經記者多方證實,2007年大額貿易陸運鉀肥談判價格已經浮出水面。白俄羅斯鉀肥公司與中農集團公司和中化化肥公司達成供貨協議,供貨價格比2006年價格每噸上升5美元,供貨數量尚未明確,據悉約在260萬噸左右,發貨日期從正式簽署合同開始到2007年底。
據記者了解,此次參加談判的人員,除中國五礦進出口商會石化部“換帥”之外,大部分是2006年海運鉀肥價格談判原班人馬。新任中國五礦進出口商會石化部主任周純表示,隨著中國鉀肥談判經驗的豐富和實力的增強,2007年鉀肥談判會讓人輕松些。
中農集團公司副總裁郭雁民認為,隨著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堅挺,2007年鉀肥進口價格實則明升暗降。
中化化肥公司鉀肥部經理鹿虹則表示,隨著近幾年國際鉀肥供貨商供貨價格的不斷飆升,迫使中國等鉀肥需求大國加緊在鉀肥資源上的開發和利用。
從目前中國情況來看,像青海鹽湖鉀肥、青海中信國安等國內鉀肥生產企業的產品數量都有大幅度提升,產品質量也完全可以與國際供貨商的產品相媲美。對此,一些業內人士也認為,國際鉀肥價格的上漲,也為國內鉀肥新建投產項目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國內鉀肥“勁旅”得以盡快成長。
從目前國際鉀肥市場行情看,中國鉀肥的進口價格可謂是“風景這邊獨好”。據悉,2007年白俄羅斯鉀肥公司將對包括印度在內的大多數世界市場提高鉀肥價格。從2007年2月初開始,白俄羅斯鉀肥公司就對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鉀肥價格提高了10美元;從3月1日起,白俄羅斯鉀肥公司還將對亞洲其它國家提高供貨價格。除此以外,從2007年2月1日起,該公司對其在巴西客戶的供貨價格也提高了25美元/噸,并將于4月1日起計劃再次提價25美元/噸。
值得一提的是,鉀肥是中白兩國經貿額中單一商品經營額最大的商品,在中白貿易中占有重要位置。白俄羅斯鉀肥公司作為2007年中國第一個鉀肥大額貿易訂單,為提高其鉀肥在中國市場份額搶占得了先機。
在采訪中,有業內人士提醒,作為進口方,中國應盡快與白俄羅斯供貨商簽訂正式合同,以卻“夜長夢多”之憂。
另悉,美通社2月8日消息稱,Potash Corp日前宣布, Canpotex也已經與中化化肥公司就2007年鉀肥進口價格達成了一項協議,將紅色標準級鉀肥價格定為在2006年價格基礎上每噸提高5美元。
目前,中國鉀肥聯合談判小組與BPC之間的2007年海運進口談判正在加緊進行,春節過后會有進一步接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