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07年春耕的逐步展開,各地尿素行情總體平穩,筆者認為,今年國內的尿素市場不會出現去年價格大幅波動的情形。市場受四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將更趨理性:
一是淡儲任務完成較好。充足的儲備可以有效穩定后期市場,雖然2006~2007年度的淡儲量仍然保持上一年度800萬噸的水平,但各承儲企業早準備、早動手,儲備任務完成較好。充足的儲備對穩定市場,平抑價格起到良好作用。
二是國內產量穩定上升。去年以來國內尿素產量穩定上升,再加上部分地區受氣候原因影響市場不夠活躍,對尿素價格上行也有抑制作用。氮肥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表明,2007年將有303萬噸新增產能陸續投產,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而需求方面,雖然由于糧價回升,化肥施用量有所增長,但仍低于化肥產量的增長。今年的氣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化肥施用量降低。從主要生產企業的生產計劃和需求看,今年尿素供大于求的趨勢還將進一步擴大。
三是出口市場將逐漸萎縮。今年國家對尿素出口繼續實施分階段不同稅率的政策措施,1~9月份征收30%的暫定稅率,10~12月份征收15%的暫定稅率。但由于前期國際尿素價格高,離岸價普遍上漲到300美元/噸以上,而國內主流報價僅在1700元/噸左右,高稅率并未阻擋出口增長的勢頭,企業追求利潤,增加對外出口數量,從而引起國內尿素價格的上升。然而國際尿素價格在經歷前期快速增長后,近期已出現下滑,未來幾個月,美國市場將進入淡季,國際尿素需求下降也將導致價格下行,對國內尿素的出口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國內尿素的投放量也會相對增加,致使尿素市場上漲的步伐減緩。
四是成本支撐價格難降。2007年雖然國家對化肥領域的優惠政策未取消,但隨著國家實行煤電聯動的政策,煤炭價格又有20元左右的上漲,電價從去年7月份后也上調了不少,導致尿素生產成本不斷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今年的尿素價格。4月初,國家發改委宣稱相關部門已就國內天然氣價格上漲達成共識,國家計劃燃氣價格每年逐步上浮5%~8%,直到大致與國際價格水平接軌為止,這令國內目前處境相對優越的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氮肥企業同樣面臨巨大考驗。鑒于原料價格的上漲、生產成本上升的現實,尿素后市價格應該不會出現去年7月份大幅度下跌的局面。
綜合上述各方面的原因,今年尿素后市價格將更加理性,總體價格既不會出現大幅度上升,也不大可能出現大幅下跌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