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首頁 >> 信息中心 >> 植保資訊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重慶秀山縣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概況
//chinaqfs.com 2007-6-15 11:38:46 瀏覽:

一、發生趨勢
根據我縣農作物前期病蟲發生動態、作物品種布局、栽培管理條件、上年發生實況,結合未來天氣預報及歷年病蟲發生規律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我縣2007年大春農作物主要病蟲總體發生趨勢為偏重發生年,蟲害重于病害。其中,稻飛虱大發生,稻縱卷葉螟中等偏重局部大發生,二化螟、稻紋枯病、煙草赤星病、煙草病毒病、煙草青枯病、煙草黑脛病、茄果類蔬菜疫病、灰霉病中等偏重發生;稻瘟病、稻桿潛蠅、稻赤斑黑沫蟬、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紋枯病、柑桔紅蜘蛛、菜青蟲、葉螨、豆莢螟、金銀花白粉病、金銀花褐斑病、金銀花蚜蟲、金銀花紅蜘蛛等中等發生;稻蝗、稻曲病、煙蚜等中等偏輕發生,發生面積201-240萬畝(次)。
二、當前發生實況
(一)、水稻病蟲害
1、稻飛虱
始見期及蟲量:白背飛虱始見期秧田為4月15日,比上年遲6天,比常年早5天,始見日蟲量0.07頭/㎡,是上年的0.13倍,是常年的0.15倍;普通燈誘為4月21日,比上年遲13天,比常年早5天,始見日蟲量為311頭,是上年的311倍,是常年的34.6倍;頻振燈為4月13日,與上年同日,比2004-2006年平均值早7天;始見日蟲量1頭,是上年的1.0倍,是2004-2006年平均值的0.5倍。高山網5月19日始見,比上年遲12天,比常年遲11天,始見日蟲量1頭,是上年始見日蟲量的0.25倍,是常年始見日蟲量的0.5倍。
褐飛虱始見期秧田為4月25日,比上年遲10天,比常年早5天,平方米蟲量為0.07頭,是常年的0.1倍,是上年的1.0倍;普通燈誘為5月22日,比上年遲18天,比常年遲15天,始見日蟲量8頭,是上年的0.5倍,是常年的0.5倍;佳多燈為4月13日,與上年相同,比2004-2006年平均早7天,始見日蟲量6頭,是上年的6.0倍,是2004-2006年平均值的6.0倍。高山網5月22日始見,比上年早42天,比常年早7天,始見日蟲量為1頭,是上年始見日蟲量的0.5倍,是常年始見日蟲量的0.6倍。
遷入峰次及蟲量:截止6月10日,白背飛虱普通燈誘有2次較大的遷入峰,峰日分別是4月21、23日,蟲量分別為311、757頭;4月1日-6月10日累計誘蟲1825頭,是上年的1.1倍,是常年的1.7倍;截止6月10日,遷入峰3次,比上年同期少2次;頻振燈有4次較大的遷入峰,峰日分別為4月21日、5月10、23日、6月2日,蟲量分別為224頭、23頭、4880頭、360頭;4月1日-6月10日累計誘蟲7988頭,是上年的4.6倍,是2004-2006年平均值的7.3倍;截止6月10日,遷入峰5次,比上年同期多1次。
截止6月10日,褐飛虱普通燈誘有2次較大的遷入峰,峰日分別為5月22、6月2日,蟲量分別為8頭、5頭;4月1日-6月10日累計誘蟲30頭,是上年的0.9倍,是常年的0.1倍;截止6月10日,遷入峰2次,比上年同期少1次。頻振燈誘有2次較大的遷入峰,峰日為4月13日、5月23日,蟲量分別為6頭、31頭;4月1日-6月10日累計誘蟲73頭,是上年的4.6倍,是2004-2006年平均值的5.3倍;截止6月10日,遷入峰5次,比上年同期多2次。
田間動態:秧田4月15、20、25、30、5月5、10、15、20、25日系統調查,白背飛虱平方米蟲量分別為0.07、0.03、4.73、6.73、2.28、1.0、32.06、47.67、17.20頭,以5月20日蟲量最高,平方米蟲量平均為47.67頭,是上年的3.1倍,平方米蟲量最高為122.0頭,是上年的3.9倍;4月25-26日秧田普查,蟲量平均為3.54頭/㎡,最高為7.40頭/㎡;5月12-13日普查,蟲量平均為4.20頭/㎡,最高為10.0頭/㎡;本田5月30日、6月5、10日系統調查,百叢蟲量分別為58.5、1401.9、1323.1頭。6月4-10日,在塘坳、隘口、清溪、石耶、平馬、梅江、蘭橋、巴家、官莊、平凱、岑溪、海洋等鄉鎮普查,百叢蟲量為1018.0頭,是上年同期的1.75倍,最高5510頭,是上年同期的1.6倍。目前,田間蟲態以若蟲為主,占總量的86.5%,達防治指標的田塊占20%,蛛虱比為1:11.5;普查以隘口鎮平所村的早栽田蟲量最高,百叢蟲量平均為2001.7頭,最高達5510頭。
秧田4月15、20、25、30日、5月5、10、15、20、25日系統調查,褐飛虱平方米蟲量分別為0、0、0.07、0、0.04、0、0.07、0、0頭。本田5月30日、6月5、10日系統調查,百叢蟲量分別為0.5、0、0頭。6月4-10日大面積普查,百叢蟲量平均為1.1頭,最高為20頭。
2、稻縱卷葉螟
始見期:燕麥地為5月4日,比上年及常年偏遲,畝蛾量38 頭,是上年的1.6倍,是常年的6.8倍;秧田5月11日始見,較常年及上年偏早,畝蛾量3頭,是常年的0.33倍,是上年的0.27倍;普通燈誘為5月14日,比常年早13天,較上年遲4天,蟲量2頭,是上年的2.0倍,是常年的0.9倍;佳多燈誘為5月10日,比上年遲4天,比2004-2006年平均早3天,始見日蟲量1頭,是上年的1.0倍,是2004-2006年平均值的0.6倍。
遷入峰次及蛾量:大田主遷入峰日為5月25日,比上年遲15天,比常年早2天,畝蛾量585頭,是上年主遷入峰日蟲量的2.4倍,是常年的0.7倍;截止6月10日,田間共有2次遷入峰,較上年及常年略少,但蛾量大。普通燈誘峰日為5月14日、6月2日,蛾量分別為2頭、2頭;4月1日-6月10日,累計誘蛾量為6頭,是上年同期累計蛾量的3.0倍;截止6月10日,遷入峰次2次,與上年同期峰次相等;頻振燈峰日為5月31日、6月2日,蛾量分別為3頭、40頭;4月1日-6月10日累計蛾量134頭,是上年同期累計蛾量的33.5倍;截止6月10日,遷入峰4次,比上年同期多2次。
大田普查:6月4-10日在隘口鎮平所村、清溪場鎮東林村、塘坳鄉八一村、石耶鎮西大村、平馬鄉新田溝村、梅江鎮晏龍村、蘭橋鎮寨瓦村、巴家鄉石坎村、官莊鎮塘店村、乜坳村、海洋鄉五四村、岑溪鄉和平村、平凱鎮護國村等地普查,卷葉率平均為1.36,比上年同期增1.29個百分點,比常年同期減0.91個百分點,卷葉率最高為3.14%,比上年增2.97個百分點,絕對最高值為4.79%;百叢蟲量平均為27.1頭,是上年同期的2.96倍,百叢蟲量最高為87.5頭,是上年的2.92倍,絕對最高值為210頭/百叢;畝蟲量平均為2268.7頭,是上年的2.4倍,是常年的0.45倍,畝蟲量最高為7444.9頭,是上年的2.76倍,絕對最高值為15642.4頭/畝。
3、二化螟
3月23-25日在平凱護國、清溪望明、石耶巖門等地調查,越冬代二化螟冬后蟲口密度平均為373.7頭/畝,是上年的1.03倍,比常年增加47.7%,蟲口密度最高888頭/畝,是上年最高值的1.54倍;死亡率平均3.4%,比上年高減3.4個百分點,比常年減2.5個百分點。
6月4-10日大面積普查,二化螟枯鞘叢率平均為23.1,比上年同期普查減10.7個百分點,最高為88%,比上年最高減9.0個百分點,枯鞘株率平均為9.6%,比上年減3.9個百分點,枯鞘株率最高為35.3%,比上年最高值減3.4個百分點,枯心叢率平均0.65%,最高12.0%,枯心株率平均0.4%,最高4.0%。
4、稻瘟病
目前我縣水稻正處于分蘗始盛期,葉瘟已開始流行。據我站6月4-10日大面積普查,40%的鄉鎮發現葉瘟,發病鄉鎮葉瘟病田率平均為19.2%,比上年同期減15.1個百分點,比歷年平均減30.0個百分點,病田率最高為62.1%,比上年減12.9個百分點;化苗田率平均為0.86%,比上年增0.06個百分點,比歷年平均值減3.54個百分點,化苗田率最高為3.5%,比上年增1.0個百分點;病田病叢率平均為27.0%,比上年減5.3個百分點,比歷年平均值減29.6個百分點,病叢率最高為100%,與上年相當;病葉率平均為11.2%,比上年0.4個百分點,比歷年平均值減10.0個百分點,病葉率最高為28.1%,比上年減21.5個百分點;急斑病葉率平均為1.7%,比上年減1.7個百分點,比歷年平均值增0.8個百分點,急斑病葉率最高為7.0%,比上年減14.5個百分點;病情指數平均為7.74,是上年同期的2.2倍,是歷年平均值的1.4倍,病情指數最高為18.47,是上年的0.9倍。普查以海洋鄉發生較重,病田率為62.1%,化苗田率3.5%,病叢率62.0%,病葉率28.1%,急斑病葉率7.0%,病指18.47。
6月10日系統調查,病葉率平均為11.7%,比上年同期增1.5個百分點,病葉率最高為20.2%;病情指數平均為4.56,與上年同期相當,病情指數最高為8.28。
5、稻紋枯病
6月4-10日大面積普查,病田率20.3%,病田病叢率平均為3.7%,最高為18.0%,病株率平均為2.6%,最高為20.6%,病情指數平均為0.53,最高為4.43,比上年同期偏重。
6、水稻其它病蟲害
稻蝗、稻赤斑黑沫蟬、稻綠蝽、稻桿潛蠅等在山區將加重危害;稻葉尖枯病、云形葉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等穗期綜合癥將在局部地方發生較重。
(二)、玉米病蟲害
玉米螟5月3日田間始見花葉,比上年早3天,比常年早24天;始見期花葉株率0-2.0%,平均0.7%,較2006年低0.6個百分點,較常年低5.5個百分點。5月8日、13日、18日、23日、28日、6月3日、9日系統調查,被害株株率分別為1.0%、2.3%、3.7%、4.0%、9.0%、14.7%、13.3%。
玉米紋枯病5月28日始見,比上年早3天,比常年早14天,始見期病株率平均為0.33%,比上年減0.67個百分點,始見期病株率最高為1.0%,比上年始見期病株率最高值減1.0個百分點;始見期病情指數平均為0.11,是上年始見期的0.4倍,病情指數最高為0.25,是上年始見期病情指數最高值的0.5倍。5月28日、6月3日、9日系統調查,病株率分別為0.33%、1.7%、5.0%,病情指數分別為0.25、0.42、1.25,比上年偏重。
(三)、蔬菜病蟲害
5月29日在平凱鎮護國村、中和鎮烏楊居委原部隊農場等蔬菜基地普查,番茄早疫病病株率平均為52.7%,最高為96.0%,病情指數平均為13.13,最高為42.40;番茄灰霉病病株率平均為22.4%,最高為46.0%,病情指數平均為6.05,最高為11.50;茄子疫病病株率平均為44.8%,最高為96.0%,病情指數平均為9.85,最高為20.40;茄子灰霉病病株率平均為3.8%,最高為14.0%,病情指數平均為1.06,最高為4.50;辣椒疫病病株率平均為2.3%,最高為8.0%,病情指數平均為0.81,最高為3.00;辣椒灰霉病病株率平均為3.3%,最高為6.0%,病情指數平均為0.81,最高為2.50。
6月9日系統調查,番茄早疫病病株率平均為45.3%,比上年減36.0個百分點,病株率最高為100%,與上年同期最高值相等,病情指數平均為23.33,是上年的0.7倍,病情指數最高為61.60,是上年的0.8倍;番茄灰霉病病株率平均為37.3%,比上年增5.3個百分點,病株率最高為46.0%,比上年減6.0個百分點,病情指數平均為9.80,是上年的0.8倍,病情指數最高為12.00,是上年的0.5倍;茄子疫病病株率平均為77.3%,比上年增39.3個百分點,病株率最高為98.0%,比上年增52.0個百分點,病情指數平均為18.10,是上年的2.4倍,病情指數最高為27.60,是上年的3.0倍;茄子灰霉病病株率平均為6.7%,比上年增0.7個百分點,病株率最高為8.0%,與上年相等,病情指數平均為1.70,是上年同期的0.5倍,病情指數最高為2.00,是上年的0.3倍;辣椒疫病病株率平均為8.0%,最高為22.0%,病情指數平均為2.00,最高為5.50,上年同期未見;辣椒灰霉病病株率平均為2.7%,比上年增2.0個百分點,病株率最高為6.0%,比上年增4.0個百分點,病情指數平均為0.70,是上年同期的4.1倍,病情指數最高為1.50,是上年同期最高值的3.0倍。
(四)烤煙病蟲:以煙草赤星病、病毒病、青枯病、黑脛病、煙青蟲等病蟲害發生較重。
(五)柑桔病蟲:發生面積3-5萬畝次,以柑桔紅蜘蛛、蚧殼蟲、大實蠅、潛葉蛾等為主。
三、原因分析
1、主栽品種抗性較差
近年來,秀山縣雜交水稻普及率達95%以上。水稻主要栽培品種近10個,其主推品種Q優系列、金優系列、Ⅱ優系列、川香優、K優88、川豐6號、N優2號等多為中感、高感稻瘟病的品種。據中和、平凱、梅江等5鄉鎮調查,感病品種面積比達50.5%。特別是對白背飛虱、稻縱卷葉螟無抗性,有利于白背飛虱、稻縱卷葉螟等的種群增長,繁殖倍數高。
2、病蟲基數高 
秀山縣近年來油菜、蔬菜種植面積大,全縣蟲源田、橋梁田充足,加之稻草還田,小麥、油菜等免耕栽培,造成螟蟲越冬基數成倍上升。病草、病谷及菌核處理不徹底,稻瘟病及紋枯病菌源充足,導致發病早、發生廣、危害重。
3、栽培制度的影響
一是兩段育秧及規范化栽培,旱育稀植、拋秧等輕型栽培技術的推廣,促進了稻株的早生快發。良好的食料條件和生存環境加重了稻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的發生和危害。旱育秧、拋秧分蘗力強、長勢旺,使螟蟲、紋枯病等多種病蟲的發生條件更加適宜;二是免耕技術的推廣,殘留的大量稻樁和地墊對螟蟲發生有利。三是田間小氣候有利于病蟲害發生。溫室兩段育秧和寬窄行規范化栽培技術的全面推廣,徹底改變了90年代前常規稻、順田彎、稀大窩、深灌水的落后栽培技術。由于生育期提早和密度增大,氮素化肥使用量的增加,稻株封行早,稻田溫暖高濕的小氣候有利于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稈潛蠅等的發生。
4、氣象條件
秀山縣每年4-7月常有鋒面和副高控制或過境,雨日較多,每月常在15天以上,有利于南方蟲源的遷入。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特別是5~6月平均氣溫偏高,雨日較多,使稻飛虱、稻縱卷葉螟遷入較早,對稻瘟病、螟蟲、稻飛虱等多種病蟲的發生有利。異常氣候條件對部分稻蟲提供了較適宜的生存環境。
5、藥劑研究和開發不力
20世紀80年代研制、90年代推廣普及的撲虱靈(噻嗪酮),對于同翅目稻飛虱、稻葉蟬、蚧類有理想的防效,控害時間長;但對雙翅目、半翅目等其他害蟲無防效。殺蟲單屬沙蠶毒類殺蟲劑,對稻縱卷葉螟、螟蟲防治效果好、殘效長。20世紀90年代后,非廣譜性殺蟲劑噻嗪酮、殺蟲單等的大面積推廣,有效的控制了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的發生危害。但農藥界對稻稈潛蠅、稻赤斑黑沫蟬、中華稻蝗、稻綠蝽等次要害蟲、偶發性害蟲防治藥劑研究、開發不力,使其種群發生數量上升,危害程度加重,并在局部地區暴發成災。
6、耕作粗放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由于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或向第二、三產業轉移,造成不少地方稻田擱荒,田間雜草叢生。粗放型耕作方式給稻稈潛蠅、稻赤斑黑沫蟬、中華稻蝗等病蟲提供了優越的越冬環境,越冬蟲量逐年增大,發生期種群數量上升,危害加重。
四、防治措施
(一)技術措施
1、加強病蟲監測,及時、準確發布病蟲預報。縣植保部門按農業部及市農技總站的要求,搞好系統調查和大田普查,及時掌握病蟲發生動態,準確、及時地發布中短期預報。截止6月12日,植保站已發布植保情報15期,病蟲情況交流3期,及時指導大面積防治工作。
2、抓住關鍵時期,搞好病蟲防治。
⑴、根據今年我縣大春作物主要病蟲發生的特點,水稻病蟲的防治應以白背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瘟病、紋枯病等的防治為主,以稻瘟病的預防、主害代白背飛虱的防治為重點。結合我縣實際,在施藥防治上注意以下重點時段。
6月中、下旬:主治葉稻瘟,平壩地區大肥田、感病品種及已發生葉瘟的田塊,必須立即施藥防治。6月上中旬挑治三(2)代白背飛虱、二化螟,以機插田、拋秧田、早栽田及秧田未防治的田塊為重點。6月下旬防治主害代白背飛虱。
7月上、中旬:以防治稻縱卷葉螟及水稻紋枯病為主,挑治葉瘟;500-800m地區在水稻分蘗末期至幼穗分化期防治二代稻桿潛蠅;6月下旬防治較差或未防治田塊,7月上旬還應兼治白背飛虱。
7月下(xia)旬至8月上旬,是水(shui)(shui)稻(dao)病(bing)蟲防治最關鍵(jian)的時期(qi)。水(shui)(shui)稻(dao)孕穗(sui)末期(qi)至抽穗(sui)初期(qi),以(yi)預防穗(sui)頸稻(dao)瘟為(wei)主,兼(jian)治二代(dai)二化螟、褐飛虱、紋枯病(bing)、稻(dao)桿潛蠅及(ji)水(shui)(shui)稻(dao)后(hou)期(qi)綜合癥。這次施藥掌握在破(po)口初期(qi)為(wei)宜。

⑵、玉米病蟲防治以玉米螟、玉米紋枯病、大小斑病為主。心葉末期防治一代玉米螟;6月中下旬防治玉米紋枯病。
⑶、蔬菜病蟲防治,以茄果類蔬菜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茄子灰霉病、枯萎病、病毒病、疫病、棉鈴蟲、煙青蟲、豆野螟等為重點,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科學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
⑷、煙草團棵至旺長期防治蚜蟲、煙青蟲及病毒病等病蟲,密切注意黑脛病、青枯病、根黑腐病、赤星病、野火病等病害的發生,適時采取防治措施。旺長期至成熟采收期繼續注意赤星病、黑脛病、野火病等病害的發生,這一時期是以赤星病為主的發生期,是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管理上做到深溝高廂,控制氮肥用量,適當增施磷鉀肥,及時清除田間病株,及時摘除底腳葉,增強通風透光,適時成熟采收,清除田間雜草等。
⑸、柑橘病蟲以柑桔紅蜘蛛、大實蠅、蚧殼蟲、潛葉蛾等為主。特別是柑桔紅蜘蛛繁殖速度快,且易產生抗藥性,防治時應注意藥劑的輪換使用,延緩抗藥性產生,提高防治效果。
⑹、中藥材病蟲主要注意防治金銀花白粉病、褐斑病、蚜蟲、紅蜘蛛及白術的白絹病、斑枯病、病毒病等病蟲。
(二)保障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建議成立縣病蟲防治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全縣病蟲防治工作;每鄉鎮落實一名縣防治小組的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和督辦,各鄉鎮政府也要成立相應機構,落實專職領導和專職人員具體抓,層層落實責任,保證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
2、抓好宣傳、培訓工作。6月18日縣農業局召開全縣大春病蟲防治會議,6月底至7月上旬出動大春病蟲防治宣傳車,各鄉鎮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板報、簡報等媒體開展病蟲害的宣傳。通過廣泛宣傳,力爭達到家喻戶曉,提高技術到位率,尤其是加大電視預報力度,進一步加快病蟲預報的可視化傳遞速度。
3、抓好防治示范。縣植保站負責1000畝水稻病蟲統防統治示范片,各鄉鎮抓好100畝示范片防治,以點帶面,輻射推廣,提高農民的防治水平。2007年我縣把頻振式殺蟲燈的安裝及機防隊的組建作為植保重點工作,抓好示范,為今后大面積推廣提供經驗。截止6月12日,全縣安裝頻振式殺蟲燈50盞,控制面積3000畝,組建機防隊5個,配備機動噴霧器40臺。
4、做好物資儲備。目前縣植保站已作好相關病蟲的農藥及藥械的準備,保證病蟲防治及時有物,確保防治工作順利進行。
5、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假冒偽劣農藥防治效果差,嚴重損害農民利益。為此農業、工商等管理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加大對農資市場的整治力度,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農藥的違法行為,向農民推薦高效、低毒、低殘留的高效農藥品種,保證農民用上“放心藥”。我縣農業局執法大隊將于6月18日結合大春病蟲防治會,進行農藥經營人員培訓,并及時加強市場監管力度。
6、加強監督檢查。防治期間,縣、鄉(鎮)、村各級加強對防治工作的分片負責和指導,做好情況匯總、通報和目標考核。主要領導要經常深入基層,監督檢查防治工作,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以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截(jie)止6月(yue)12日,縣(xian)植(zhi)保站發布(bu)植(zhi)保情(qing)報(bao)15期、病(bing)(bing)(bing)蟲(chong)(chong)情(qing)況交流3期共(gong)4000余(yu)份(fen),印發技(ji)術宣傳資料(liao)2萬(wan)(wan)(wan)余(yu)份(fen),出動宣傳車(che)10天。縣(xian)、鄉鎮召開各種技(ji)術培訓會30次(ci)(期),技(ji)術咨詢5000多人。目前,全縣(xian)水稻移栽30萬(wan)(wan)(wan)畝(mu)(mu)(mu),帶藥移栽(藥劑浸秧)10萬(wan)(wan)(wan)畝(mu)(mu)(mu),二化(hua)(hua)螟防(fang)治10萬(wan)(wan)(wan)畝(mu)(mu)(mu),稻飛虱防(fang)治5萬(wan)(wan)(wan)畝(mu)(mu)(mu),玉米病(bing)(bing)(bing)蟲(chong)(chong)防(fang)治8萬(wan)(wan)(wan)畝(mu)(mu)(mu),蔬(shu)菜病(bing)(bing)(bing)蟲(chong)(chong)害防(fang)治4萬(wan)(wan)(wan)畝(mu)(mu)(mu),化(hua)(hua)學除草25萬(wan)(wan)(wan)畝(mu)(mu)(mu),果(guo)樹(shu)病(bing)(bing)(bing)蟲(chong)(chong)防(fang)治4萬(wan)(wan)(wan)畝(mu)(mu)(mu),重大病(bing)(bing)(bing)蟲(chong)(chong)災(zai)害得到較(jiao)好控制,病(bing)(bing)(bing)蟲(chong)(chong)危害損失減少到經濟(ji)允(yun)許水平以(yi)下。

來源:重慶秀山縣植保站(zhan) 作者:肖曉華(hua)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重慶秀山縣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概況 (2007-6-15)
  ·浙江省早稻中后期病蟲發生趨勢 (2007-6-15)
  ·湖北省孝感市六月中下旬稻棉主要病蟲預報 (2007-6-14)
  ·湖北省早稻紋枯病發生趨勢預報 (2007-6-14)
  ·北京市露地番茄棉鈴蟲發生預報 (2007-6-14)
  ·稻飛虱在早稻產區呈大發生態勢 (2007-6-11)
  ·山東省蘋果病害發生趨勢預報 (2007-6-11)
  ·山東省二代粘蟲發生趨勢預報 (2007-6-11)
  ·山東省花生蚜發生趨勢預報 (2007-6-11)
  ·山東省近期蔬菜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 (2007-6-11)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