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批準,自今年7月1日起,我國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其中,包括硫酸銨、硝酸銨、氯化鉀等近30種肥料,出口退稅率調整為零。
國家此次大規模調整出口退稅政策,會給化肥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磷肥工業協會理事長武希彥、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楊春升和部分企業,他們一致認為這次政策調整對化肥行業影響不大。
楊春升表示,今年1~4月,我國化肥出口總額達到58041萬美元,同比增長90%,這的確很讓人擔憂。取消和降低部分化肥產品出口退稅率,可以通過增加出口成本來抑制出口的過快增長,有利于引導企業減少“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減少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加大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從而引導企業調整投資方向,避免盲目投資和產能過剩,這也有利于我國化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作為企業,只有不斷加強內部管理、增強研發能力、依靠科技創新、降低生產成本,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錫義認為,化肥出口退稅早該取消了。因為化肥是“高污染、高能耗、資源性”產品,我們不能為了一時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環境、浪費珍貴的資源。
楊春升說:“從2005年開始,國家就對氮肥主打產品尿素不僅取消了出口關稅,而且還加征了高額關稅(旺季30%,淡季15%),因此這次政策調整對氮肥行業基本沒有什么影響。”
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李昊峰也分析說:“因為尿素早已取消出口退稅,所以這次列入取消之列的產品都是像硝酸銨、硫酸銨、氯化銨等小氮肥品種。這些產品本身出口量就不是很大,如硫酸銨2006年出口量為53.8萬噸,不到尿素出口量的一半,今年1~4月出口量為32.57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有了較大幅度增長;硝酸銨2006年出口量為22.86萬噸,今年1~4月出口量僅為9.59萬噸;氯化銨出口量也不大,今年1~4月僅出口了10.13萬噸。所以,取消這些產品的出口退稅,對全行業影響不大。如果說有影響的話,可能是相關產品。”
但對此次政策調整,也有持不同意見的企業。以硝酸銨為主導產品的天脊煤化工集團外貿公司總經理韓先生認為,此次政策調整影響較大。他表示,天脊近年來差不多有近10萬噸硝銨相關產品出口,相當于公司總產量的1/3左右,目前硝銨出口價格為260美元/噸,按取消13%出口退稅計算,相當于每噸出口成本增加33.8美元。這樣一來,中國硝銨在國際市場就沒有絲毫競爭力了。
武希彥介紹說,以前在磷肥品種中,除了磷酸二銨有出口退稅外,其余如磷酸一銨、普鈣、重鈣,包括NPK復合肥等都是免稅產品。而磷酸二銨在去年下半年已取消出口退稅。所以,此次政策調整,對整個磷肥行業幾乎沒有影響。至于其他產品,因出口量小,影響也不會很大。對此,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化開磷公司等企業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