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至今,尿素價格全國性走低,相當一部分產品出廠價已經抵達成本價。但針對'國家限制尿素出口的關稅政策造成尿素價格全面下跌'的看法,有識之士指出,這恰恰是近幾年氮肥行業近乎瘋狂的產能擴張行為釀出的苦果。
上周末,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尿素屬'兩高一資'產品。長期以來,我國尿素生產一直享受國家在煤、電、氣、運和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這使尿素出口賺得個缽滿盆盈。但自2005年6月1日起,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抑制'兩高一資'行業過快增長的政策,其中對尿素出口實行30%的高關稅。提高出口關稅后,一直沉浸在前些年高額出口利潤喜悅中的尿素企業出口受挫,大部分產品被憋在國內。今年至6月末,無論是尿素的出廠價格還是市場批發價格,在5月份的基礎上每噸又下跌30~50元。進入7月,許多廠家出廠價逼近1500元/噸,一些小廠的出廠價甚至跌至1400元/噸左右,已經抵達成本價。于是,一些人對國家調整'兩高一資'產品出口政策產生抵觸。
對此,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指出:產能盲目擴張才是尿素問題的關鍵。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5月,我國尿素 (折含N 100%)產量已達到1028.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5.8萬噸,增長率為13.2%,僅5月份我國尿素(折含N 100%)產量就達21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8.6萬噸,增長率約為15%。今年上半年全國尿素產能過剩500萬噸,而今年年底前還有400萬噸的新增產能將投產。山西、山東、河南、云南等地至今仍然有大量擴建的尿素項目。參加這場近似瘋狂的尿素產能大擴張的企業和地方政府,對國際化肥市場一直高價運行眼紅心熱。這恰恰反映出他們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缺乏認識,對國際市場盲目幻想。
另據了解,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已明確表示,今年的尿素市場是一個正常的理性回歸。今年的各種政策,包括進出口政策都不會有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