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內黃縣,位于河北、山東、河南三省交界處,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屬黃河故道,以盛產大棗而聞名。內黃縣城西北的張龍鄉,上世紀90年代初,卻是以盛產西紅柿而被周邊縣市熟知。后來,一種可怕的病癥讓這里的西紅柿在生長期就開始腐爛,村民沒辦法,只能放棄種植西紅柿,“西紅柿之鄉”的美譽也漸漸被人們淡忘。
2001年,“宏福”進入張龍鄉市場,并在當地建立了“宏福村”。這給張龍鄉帶來了農業的增產豐收,激發了人們關于“西紅柿之鄉”的回憶,也讓宏福產品張龍鄉代理商來銀峰看到了農村的新希望,他說:“光復‘西紅柿之鄉’,把田達村建成新農村是我的夢想”。
趕走“假洋鬼子”
2000年,“宏福牌”磷酸二銨進入了河南內黃區域市場。來銀峰剛拿到產品的時候,并沒有立即投入銷售,而是先在示范戶田地里做實驗,宏福磷酸二銨的水溶性讓來銀峰驚訝,等莊稼豐收時,來銀峰更是驚喜:“咱國內的磷酸二銨不亞于美國二銨。”2001年,小麥播種的時候,來銀峰在村里賣了幾十噸,主要是村子里的大戶和有農技經驗的人購買。第二年春灌結束后,農民發現施用宏福磷酸二銨對小麥長勢影響明顯,周圍的鄰居也在2002年開始接受宏福磷酸二銨。
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當地的化肥市場悄悄地出現了變化。2000年的時候,張龍鄉市場上假冒偽劣的美國二銨開始在市場上泛濫,以至于美國二銨的市場占有量萎縮。到了2002年,市場上一半以上的美國二銨都是假冒偽劣產品,無論是水溶性,還是養分含量和施用效果,劣質美國二銨都跟宏福磷酸二銨差距較大。宏福磷酸二銨進入市場正是時機,它的進入同時也大大減少了農民的損失。又經過一年的發展,宏福磷酸二銨在當地的市場占有率已經翻了幾番,以至于假冒偽劣的“美國二銨”被迫退出張龍鄉的化肥市場。對此,來銀峰分析說:“宏福磷酸二銨在本地市場的擴大,趕走了‘假洋鬼子’,同時也減少了農民的損失,就是與真的‘美國二銨’相比,宏福磷酸二銨也不遜色。”
無論是從價格,還是從質量上講,宏福磷酸二銨的優勢都比較明顯。美國二銨的高價格讓很多農民望而卻步,當時每袋美國二銨的零售價是120元,比宏福磷酸二銨價格高出將近30元。通過對莊稼的長勢和收成進行對比,農民也逐漸認識到了國產磷酸二銨的優勢。有一次,縣里技術監督局來檢查,抽檢的結果出乎了來銀峰以及質檢局人員的意料,宏福磷酸二銨的養分含量比袋子上標示的要高出三個百分點。技術監督局人員驚訝道:“這可是一件稀罕的事兒。”
“‘洋鬼子’的好技術咱們承認,但是如果站在農民的角度來講,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實惠永遠是最重要的。如果根據每個養分含量的價錢計算,農民心里就有數了,并不是‘洋鬼子’多神秘,不都是養分在起作用嗎?中國人一樣可以造出好產品。”來銀峰純樸的性格表露無遺。
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來銀峰就以本村為試點,建立了“宏福村”。“ 宏福村”建立后給村子里帶來了很多變化,干部和群眾有了更融洽的溝通,最重要的是讓來銀峰樂觀地看到了農村美好的未來。
村民都夸干部好
田達村村委會主任李國領,是宏福磷酸二銨的第一批施用者,也是第一批受益者。他在田達村建立“宏福村”的過程中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李國領是一個懂得科學種田的人,所以對施用肥料有講究。只要是價格偏低的肥料,他不但自己不用,還勸街坊鄰居也不要貪圖小便宜。宏福磷酸二銨進入張龍鄉以后,他還專門詢問了貴州宏福總公司的情況,在深入了解之后,他便選擇了第一批進村的宏福磷酸二銨開始施用,他還開始向鄉親們推薦。但是,他推薦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
村主任李國領施用宏福磷酸二銨后,認為國產磷酸二銨與美國二銨肥效沒有差別,而且價格也便宜不少,宏福這個牌子值得推薦。可是作為一個村主任推廣肥料,難免會有“瓜田李下”之嫌。看得明白的村民,在第二年就開始施用宏福磷酸二銨,而一些平時就愛和村委會鬧點情緒的村民卻在村里大傳李國領的嫌疑和不是。李國領也了解那些在一起生活幾十年的街坊鄰居,他覺得要說服他們,必須要拿出事實讓他們心服口服。
他和來銀峰商量,要趕走那些“假洋鬼子”,必須讓街坊鄰居明白什么才是好肥料,最快的方式就是看宏福磷酸二銨的水溶性,來銀峰便在農民上街乘涼休息的時候給他們現場演示。另外一個就是看莊稼的收成,來銀峰把第一批施用宏福磷酸二銨的示范戶列成一個名單,并讓村民去看他們的收成到底如何。農民最認的是實惠,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情況之后,他們才明白了來銀峰和李國領的一片苦心。
后來,李國領和來銀峰商量,要給宏福總公司提要求,期望能得到更便宜的價格和更多的服務。貴州宏福總公司華北區域經理葉厚林和宏福產品內黃縣代理商宰運立在了解了田達村的情況后,迅速做出了決定,不但要給田達村村民提供免費的測土配方服務,還要給村民提供科技文化服務,包括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等。
村民們逐漸感受到了宏福總公司帶來的服務,不但有關于農業生產的測土配方,還有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一些原來有情緒的村民也享受到了同樣的服務,他們對村主任李國領多了一份理解。為農民操心的李國領,得到了回報,贏得了鄉親們的尊敬。
村民與宏福的接觸越來越多,認同感也越來越多,2004年,田達村的“宏福村”在農民的陣陣歡笑中掛牌成立。“宏福村”不僅是提供好肥料,她還承擔著更多的責任。
光復“西紅柿之鄉”
宰運立的家在內黃縣縣城,關于當年西紅柿的滅頂之災,他只有耳聞,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他咨詢了村里以前種西紅柿比較出名的幾個農民,并帶著自己公司的專家取了土樣化驗。檢驗的結果是土壤的鉀含量偏低,是不是鉀元素的缺失導致西紅柿出現生理性筋腐病的結果還不能最后下結論,只能找更高級別的專家鑒定。
來銀峰對張龍鄉“西紅柿之鄉”的美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因為這個美譽讓他有了一種自豪感。光復“西紅柿之鄉”是來銀峰的夢想,可是在現實面前,他卻很焦慮。以前種西紅柿比較紅火的時候,人們的種植積極性讓來銀峰看到了農村的蓬勃生機。可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出去打工了,村里平時很少能看到年輕人。以前家里有“勞力”的時候,農家肥是農民最喜歡用的肥料,也是莊稼不可缺少的肥料,可是現在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卻不如以前,農家肥很少施用了。現在村里的婦女和老人只能澆水和撒肥,再也沒有以前愛惜莊稼、愛惜土地的那份感情了。來銀峰不甘心。山東省壽光市是全國有名的蔬菜之鄉,今年春天,葉厚林和宰運立組織了一批人前去參觀,其中就包括來銀峰。壽光的農業發展讓他們驚訝,到處都是菜棚的景象又讓來銀峰看到了希望,種地一樣可以讓農民致富。“現在國家搞建設新農村,讓我的夢想更真,種植結構不能倒退!我覺得光復‘西紅柿之鄉’就是我們村建設新農村的一部分,我給鄰居說了,我們曾經在一起暢想農村未來的前景,我們期盼農村跟城里一樣好。”談起夢想,談起新農村,來銀峰就興奮不已。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來銀峰這一代人的夢想,他們期望看到農村的繁榮景象,期望看到鄉親們臉上親切的笑容,期待街坊鄰居對農村感情的回歸。“宏福村”不但是農資銷售模式的創新,更是與國家發展農村的政策導向相一致,所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但是農民的夢想,也是企業的夢想,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