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型氮肥企業進行大幅產能擴張,實現規模效應降低產品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
(2)在化肥行業市場化改革的預期下,不想退出化肥行業的中小氮肥企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向大型化企業發展。
(3)具有資源優勢的地區,提高資源的經濟附加值建造新的化肥產能。
(4)部分地區氮肥企業是當地的經濟支柱,雖然技術落后,能耗較高,但是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仍然繼續生產。
尿素需求增長速度穩定:2007年農用尿素的需求增長主要來源于三方面:一是替代碳銨,近些年來碳銨的使用量在不斷下降,主要為尿素和復合肥所替代;二是用于生產高氮復合肥,近年來高氮復合肥的發展速度很快,對尿素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三是糧食及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增加。不過由于目前正在大力推廣實施的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則對尿素的需求增長起到一定的負面作用。綜合起來分析,2007年我國農用尿素的增長量預計在3%左右。
工業尿素方面,2007年我國三聚氰胺行業預計將保持較快速度增長,目前我國有三聚氰胺企業100多家,總產能達到了75萬噸/年,年增長率20%以上,2007年對尿素的需求量預計將超過140萬噸。同時板材行業目前的發展勢頭也很好,對尿素的需求量也將保持10%以上的增長。
據農業部統計,2003—2005年間,我國氮肥施用量年增加分別為1.67%、5.10%和2.79%,農業用肥的增速遠低于尿素產能的增加。雖然近年來工業用尿素的數量在不斷擴大,但每年的增量也就在50萬噸左右,對于350—400萬噸/年的擴能速度來說仍是微不足道。
進出口對國內化肥產能過剩格局影響較小出口方面:2007年國家繼續對尿素出口采取嚴厲的限制措施,出口政策同2006年一樣沒有變化。繼續暫停對尿素、磷酸二銨、磷酸一銨的出口退稅;繼續對尿素
出口征收季節性暫定關稅,1—9月按30%的稅率、10—12月按15%稅率計征尿素出口季節性暫定關稅,停止尿素出口退稅政策。
雖然國際尿素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但是由于出口關稅按照30%關稅計算,預計增加成本260元/噸,出口已然沒有優勢。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統計,2006年出口量為111.4萬噸,2007年1-8月份出口80.5萬噸,僅占總產量的4.95%。預計全年出口量會在100萬噸左右。
進口方面:2007年尿素進口配額是330萬噸,同時我國又將配額內進口關稅稅率由4%下降到1%,因此進口預計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由于國內價格與國外尿素價格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國外尿素很難大規模進入我國,進口尿素對國內尿素市場的影響很小。所以進出口對尿素產能過剩的格局影響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