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財政部、發改委公布2008年新的磷銨出口稅率,出口的磷酸一銨與二銨享有“20、30、20”平等的“待遇”,即一四季度執行20%稅率,二三季度執行30%稅率。稅率的上調能否成為“診治”磷銨出口過熱的一劑良藥?又能為日漸凸顯的春季磷肥資源緊張勢態帶來多少希望?   目前,正值春耕用肥備肥期,筆者從基層市場了解到,磷銨的到貨及庫存情況并不容樂觀。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從目前國內化肥市場情況來看,今年春季國內磷肥資源供應緊缺情況幾成定局。
 新稅出臺引眾說紛紜
   對于2008年磷銨出口關稅稅率的出臺,由于各方在國際舞臺所擔任的“角色”及參與度的差異而不盡相同。   作為國內大型的磷銨生產企業,貴州宏福集團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王芳對于磷銨征稅政策有自己的看法,她認為,關稅時間的界定似乎與化肥市場實際消費及需求情況有些出入,春季是磷銨用肥旺季,一、四季度應該加大出口關稅的力度,即按照30%的出口稅率,增加出口門檻,以保障國內供應,二、三季度則是國內需求比較弱的時候,而在現行稅率下卻征收30%的出口關稅,這將導致大量的產品滯留在國內,由于正值市場銷售淡季,企業難以消化,將給生產企業帶來資金、物流、倉儲等方面的巨大壓力。所以,此時應該把關稅降低一些,讓化肥能夠出去,以緩解國內化肥市場供過于求的現象。   對于出口關稅的提高是否會對磷銨出口產生阻力時,王芳認為,對于云貴這樣的大型企業來講,磷銨出口關稅提高的影響肯定存在,但不是決定性的,隨著我國化肥市場與國際逐漸接軌,中國也逐漸成為國際上的一支生力軍。   作為國內大型磷復肥生產企業,受產能過剩及物流發運等特定因素影響,多年來,宏福一直堅持“兩條腿”走路,即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兼顧,一直都在維持兩個市場穩定并保證一定的市場份額,這是一個長期的可持續性營銷戰略,不是短期利益來決定的。無論出口關稅多少,企業都必須保持兩個市場的平衡和穩定,只有這樣,保持適當出口,才能保證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及正常發展。“但是,出口關稅的調整對于那些投機性企業的影響較大。”王芳話鋒一轉,有一些企業認為出口有利可賺就全部出口,如果出口道路不暢,銷售重心就轉移在國內,這部分投機性的企業將受制于出口關稅政策。   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錫義認為,無論是20%還是30%的稅率都不足以抑制出口,更不足以把更多的資源留在國內。他給筆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現在的人民幣和美元的利率換算,在此稅率下,國內產品的出口價格仍可以賣到3500元左右/噸,甚至3600元/噸,這樣的價格,對于企業來說只是賺取的利潤較先前少些,但并不虧本。   王錫義說,對于我國對磷銨產品征收出口關稅問題,外商十分關心,而且心理早有準備,他們的承受能力也值得我們商榷。據說,為了搶占磷銨資源,即便是征收30%的關稅,外商也寧愿承擔。   王錫義最后說,磷銨稅率的提高雖然難以完全抑制出口,但在一定程度上卻可以遏制一批新的磷銨項目上馬,從而減少甚至避免產能無序擴大化。   湖北祥云銷售公司總經理胡均斌認為國家出臺出口關稅政策的目的一是為了保護國家資源;二是限制出口,降低國內磷銨價格。他認為限制出口并不能解決國內磷銨價格上漲的問題,原料價格高漲,即使不出口都囤積在國內,磷銨價格依然會很高,因為有成本的支撐。   江蘇綠陵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鵬則認為,國家出臺的磷銨出口關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到企業的磷銨出口,國際市場磷銨價格決定著出口情況,如果國際磷銨價格高,即便是加征關稅也不會影響國內企業的出口,但是國際市場價格低于國內加征關稅之后的價格,則勢必影響出口情況。同時,國內磷銨產能過剩也是事實,少量出口可以平抑市場和穩定市場,出口量太大影響國內市場也不行。楊鵬同樣認為,現在磷銨價格高漲的主要問題是硫磺價格太高,成本上升才是一個主要原因。   安徽中遠英特爾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韋國良則認為,關稅的出臺對企業影響很大,關稅出臺之后將使產品銷售方式發生改變,但他同時認為,關稅的出臺并不能改善國內化肥價格升高的現狀。目前,中國正在與市場化運作逐步接軌,但是政策調整顯然有悖于市場化的要求,政府干預過多無疑是一種壓制企業市場化運作的行為。
 春季磷肥短缺幾成定局
   春季是國內磷銨用肥旺季,據農業部門的粗略統計,僅春季一季磷銨的消費量大約占全年消費量的60%。但今年春季國內磷肥資源供應緊缺情況已初現端倪。   王芳認為,今年整個春季貨源供應緊張,一方面是受去年四季度國內磷銨出口量較大的影響,此外,原材料價格太高,原料儲備不夠,導致企業停產、限產,不能正常開工也是貨源緊張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想保證春季用肥季節國內的磷銨資源得到切實的滿足,現在唯一的補救辦法就是國家能夠保證1月、2月兩個月磷銨資源不出口,那么就將會有近150萬噸磷銨資源留在國內。”王錫義說,也許只有這樣,才會緩解國內磷資源供應短缺的態勢。但是現在許多企業還在執行前期的出口訂單,加上近期國際二銨價格的持續上漲的勢頭也難以阻止出口,今年春季國內資源的緊缺情況還是很難扭轉,國內資源,特別是高濃度磷復肥資源還是緊缺的。   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全年磷酸二銨消費量在600噸左右,其中春季二銨消費量約為380-400萬噸左右。2008年在市場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農民的用肥習慣將會有所改變,估計磷酸二銨的用量與2007年相比會有所降低。專家預計2008年實際需求量將會在350萬噸左右。在目前硫磺和硫鐵礦價格飛速上漲的情況下,國內磷銨的月產能大約60-70萬噸,如果原料價格再繼續高漲,恐怕產能將會大幅下降。從筆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目前基層到貨數量與往年相比要下降3-4成左右。   綜合看來,新的磷銨關稅政策很難緩解春季國內磷肥資源緊張的局面,但政府政策的出臺與實施必然有其考慮的方面,正像湖北大峪口銷售公司李振奇部長所說的那樣,一項政策的實施總是有其滯后性,也許磷銨出口關稅同樣如此,希望中國的磷肥能夠在2008年內實現“軟著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