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國家環保總局等6部委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從2008年1月9日起停止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種高毒農藥在國內的生產、流通,同時廢止這些農藥產品的登記證、生產許可證和生產批準證書,對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的,要依法進行查處。
眾所周知,自農藥發明以來,它為避免蟲災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然而,農藥中不易降解的化學物質對環境的影響和危害是巨大的。高毒農藥進入土壤和水體,這種污染是難以消除的,因為污染不僅進入了生命賴以生存的世界,而且進入了生物組織內。
資料顯示,在1981年,我國參加了世界衛生組織舉辦的對人體中有機氯(農藥)等在體內組織中的系統監測工作,當時的監測發現,某地母親奶汁每升中含“六六六”600微克,含DDT400微克;嬰兒胎盤每公斤含“六六六”890微克,含DDT610微克。可見,高毒農藥對人的危害是驚人的。1983年我國決定停止有機氯農藥的生產,而這時距離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卡遜揭露殺蟲劑危害人類的名著《寂靜的春天》發表已有21年。
農藥對食物的污染,像一只張開大口的猛獸,隨時可能將我們吞噬。如果農民沒有掌握好安全間隔期,鮮活農產品中就難免會出現殘留。我國農藥年施用量145萬噸,只有約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進入了水體、土壤及農產品中。美國的農藥中,殺蟲劑只占30%,除草劑占70%,且絕大部分農藥是低毒的;而我國的農藥有70%以上是殺蟲劑,農藥中有70%是高毒的,這導致我國農藥污染問題非常嚴重。所幸的是,政府部門及有關研究人員已開始關注這個問題。如今,我國已對5種高毒農藥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從源頭上杜絕化學污染,這無疑是件令人高興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