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油價堅挺肥價息息相關
據統計分析,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農、林、牧、漁、水利業石油消費占石油總消費量的比重在6.67%—9%之間,而且一直呈增長的趨勢,石油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到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的漲價以及灌溉、耕田、運輸等農機具用油的成本。交通運輸業是耗油大戶,石油是交通運輸業最主要的原料,油價的大幅度上漲,導致運輸成本大幅增加,國內化肥運價的大幅上漲、進口化肥海運費的急劇上漲與此都有關聯,肥價如何下得來呢。
100美元/桶,這一點擊,使一位美國小伙子一“擊”成名,雖然他還虧了一點錢,但卻具有“石破天驚”的意義。對我們這個農業大國來說,影響同樣不敢小瞧。
五、氮肥供應充足,價格戰在所難免
2007年的中國尿素市場可能稱得上“史無前例”,用肥旺季時,跌啊---跌啊——跌出來個低于1400元/噸的出廠價格,我們掌握到的訊息,1380元/噸,還可以用承兌匯票來付款,國內很多地方的尿素主流零批價格1450--1500元/噸,慘不忍睹;用肥淡季時,漲啊——漲啊——漲出來個超過2000元/噸的出廠價格,還說貨源緊張,觸目驚心。我們當初真正猜想的價格戰,是用肥淡季時,國內貨源充足富余,出口形勢不太樂觀時,廠家、商家大打價格戰,弱水三千,只有漏勺一把,結果卻歪打正著地演變成了用肥淡季,出廠價格屢屢上漲,屢創新高,特別是第四季度以來,出口數量急劇上升,出口價格每每刷新。這種價格戰讓不少廠家、商家樂得合不上嘴,稱為“史無前例”,當屬名至實歸。
六、磷復肥價格將呈上漲趨勢
當初猜想磷復肥價格將呈上漲趨勢時,有不少朋友推心置腹地與我交流思想,更有人大肆在報紙、雜志、網站推出與我意見相左的一些評論并美其名曰為商榷,公說公理,婆說婆理,言者無罪,我們也就一直保持沉默,沒有作過任何形式的回復。百家爭鳴、熱烈歡迎,并不是我們先知先覺、有自知之明,當時印象中真正支持我們“大膽猜想”的定海神針就是湖北省出臺的價格調節基金那個文。今年關于磷銨出口征稅一文中我們再次說到,每生產一噸磷銨大體需要磷礦石1.8—2噸,這樣每噸磷銨生產出來,每噸就要被征收90—100元/左右的磷礦石價格調節基金,這些會直接轉嫁到磷銨生產成本中,所幸的是2007年湖北省未曾收取磷礦石價格調節基金。
2007年應該算是中國磷肥行業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中國首次成為磷銨凈出口國,不過價格上漲的巨幅,是當初永遠也不敢猜想的,如55%的粉狀一銨,2006年底主流價格我印象中是1600—1650元/噸,2007年底很多廠家不報價,主流報價3500元/噸,高的有3650元/噸的;58%的粉狀一銨,2006年底主流報價我印象中是1650—1700元/噸,2007年底主流報價3650—3700元/噸,高的竟有3800元/噸;再如57%磷酸二銨,2006年底主流報價我印象中是1950—2050元/噸左右,2007年底很大一部分廠家不報價,有報價3500元/噸左右的,64%的磷酸二銨,2006年底主流價格我印象中2250—2350元/噸左右,2007年底報價低于4000元/噸的廠家是有的,我們應該“慶幸”。還有45(Cl,15—15—15)的復合肥,2006年底我印象中主流報價1500—1600元/噸,2007年底都超過1000元/噸的漲幅了;48(Cl,16—16—16)的復合肥,2006年我印象中主流報價1680—1780元/噸,2007年底的漲幅早超過1000元/噸了;45(S,15—15—15)2006年底主流報價我印象中在1700—1800元/噸左右,2007年底左右逢源于3000元/噸了,高的已經報到了3100元/噸左右。
像進口二銨、進口復合肥的漲幅再用什么詞語去形容都達不到那個份,說不透那個味,不過要驗證《2007年中國肥市七大猜想》,我們不得不再拿出來說一次。
七、鉀肥價格將繼續上漲
TOTO與TOYOTA不是一碼事,國產鉀肥、進口鉀肥卻是一碼事,東西還是那個東西,品質還是那個品質,至于價格上漲,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
福氣豬年轉眼即過,吉利金鼠紛至沓來,既是國人引以為豪的奧運年,也愿它是農化人值得期盼與興奮的好年景,一起來,共迎新春、喜慶盛典、祝福佳節,讓我們相約在明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