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手記】2007,漲字當頭。來自國家統計部門的宏觀數據,不斷刺激著人們的神經。自2007年7月起,我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5個月漲幅超過5.0%,全年 CPI指數漲幅達4.8%,而央行規定的CPI警戒線為3%。2007年11月,CPI同比上漲6.9%,創11年來最高記錄!與此同時,08年初的三道穩定物價政策開始打壓一些不合理的漲價之風。漲與不漲、合理漲價與不合理漲價之間的博弈共同構成了08年市場的“主軸”。
在全國漲價的風潮中,化肥價格也開始了“瘋漲”之路。作為一個享受著優惠政策的支農行業,07年化肥價格上漲幅度之大、來勢之猛都讓人始料未及,整個化肥界都陷入了迷茫。為此,本刊特別采訪了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專家高恩元先生為我們破解“謎局”。
記者: 在全國大漲價的背景下,07年多個化肥品種的價格均創歷史新高,您是怎么看待這種上漲的?
專家:應該說,07年的化肥價格上漲是必然的。作為資源性產品,成本上漲,化肥價格上漲在所難免。07年煤、磷礦石、氯化鉀、硫磺等價格都在上漲,尤其是硫磺的價格上漲更是瘋狂,從這個角度來看,07年化肥價格上漲是正常的。但是07年化肥價格上漲幅度如此之大卻有著不合理的一面,與往年相比,07年國際化肥市場向好,國內外巨大的價差使得國內貨源流入到收益更高的國際市場,導致國內貨源緊缺,價格一路攀升,且這種資源出口是建立在享受優惠條件基礎上的,這方面帶來的影響是一種不合理的上漲。
記者: 08年初的物價政策中已明確提出,要保持化肥價格穩定,您是怎么看待有關部門的這種舉動?
專家: 國家已意識到07年化肥價格的上漲幅度是不合理的,所以08年的化肥出口關稅政策明顯嚴了很多,且在目前頒布的物價政策中,國家發改委明確提出要加強化肥價格監管、保證化肥價格穩定,這些動作在一定程度上,將抑制肥價的過快上漲。
其實,我覺得這幾年國家對化肥行業的監管越來越人性化。雖然“三農”問題還是重中之重,但是現在在制定政策時,國家在考慮農民利益的同時,還是會兼顧企業的利益。07年6月1日對磷酸二銨的出口加收關稅,而對磷酸一銨沒有征稅,應當說是一種體現,當然事情的發展有悖于初衷。07年化肥價格的上漲幅度的確是太大了,農民根本承受不了,這將直接影響到今年的春耕。在這輪漲價大潮中,農民顯然受影響較大。一方面,農民面臨著農資價格高漲帶來的生產成本增加,而農產品價格上升帶來的利潤有相當部分被留在流通環節;另一方面,由于食品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較高、食品價格漲幅過高,使得農民在農產品價格上升中獲益大打折扣;國家的補貼政策雖然連年增加,但是與目前的農資漲幅相比,只是杯水車薪。農民確確實實成為了弱勢群體,這種情況國家不可能不管,肯定要管,抑制肥價也是必然的。短期來看,肥價過快上漲企業好像收益頗豐,但是長期來看將損害化肥行業的整體利益。
記者: 您剛才提到肥價上漲將損害行業整體利益,這個怎么來理解?
專家:今后肥料產業的發展方向是高濃度、復合化、專用化,這也是“十一五”時期化肥發展的一大趨勢。高濃度化肥發展重點是:大顆粒尿素將獲得發展,以適應摻混肥料的發展需要;高濃度基礎磷肥和含量高的鉀肥品種將有所提高;硫酸鉀、硝酸鉀等無氯鉀肥將會加快發展;緩(控)釋肥等新品種將得到適當發展。近年來我國農業部門和化肥行業在提高肥料復合化比例、測土配方及平衡施肥、新型肥料研制、農化服務體系建立、肥料標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表面上來看,肥料價格上漲,生產企業似乎收益頗豐,但從長遠來看,目前的價格過快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將阻礙肥料行業未來發展方向進程。首先,由于肥價上漲過快,目前已經顯現出低濃度肥銷量趨增,高濃度肥料銷量趨減的趨勢。這個很容易理解,一方面,價格上漲導致農民用肥量減少;另一方面,低濃度肥價基數小,價格相對便宜;而這種態勢顯然與“十一五”規劃的肥料發展方向相背。其次,肥價過快上漲不利于肥料復合化、專用化的發展。以往,復合肥因施用方便、利潤空間較大,受到基層經銷商的青睞,因此售賣復合肥熱情較高。但是今年由于單質肥料漲價,單養分價高,復合肥企業承受著多重壓力,價格不斷刷新,影響了農民的施用,將不利于配方肥、專用肥的推廣。今年很多復合肥企業因原料問題,或者減產限量供應,或者停產,這將最終影響我國復合化進程。但是從另一角度來說,目前的高價位對測土配方施肥推廣來說,又是一個機遇。測土配方的目的就在于:減少化肥用量、科學施肥、加大產出。雖然這幾年我國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縣越來越多、投入資金也越來越多、取得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但是對于整個國家來說,測土配方的規模還要繼續擴大,進度還要加快。配方怎么和具體的施肥相結合,這個配方肥由誰來提供、誰來保證專用肥能切實地施用到土地上等這些問題都要我們去解決。化肥行業要真正實現理性發展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過目前當務之急要做的就是:該給化肥降點溫了!
記者: 給化肥降溫,具體到我們實際中指哪些方面呢?
專家:降溫,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方面就是讓價格恢復到合理范圍內。前面已提到,目前的高價位多少與去年的瘋狂出口有很大關系,國內貨源緊缺,加劇價格上漲幅度,國家有關部門也認識到這點,所以08年在出口上做足了功夫。繼在07年底,頒布了更為嚴格的08年化肥出口關稅以后,據傳聞,為了確保春耕,有關部門很可能要加征NPK關稅,磷銨出口關稅稅率可能還要提高,其意圖很明顯:把貨源留在國內。另一方面,近幾年來化肥產能連年增加,目前氮、磷肥產能都已過剩,產能過剩帶來負面影響很多。讓產能降降溫也是很有必要的!化肥行業可以借助這個契機,切實淘汰一些落后產能,讓整個行業供求更平衡一些。春耕馬上就要來臨,考驗化肥業的時候就快到了。對于07年化肥價格上漲的既定事實,我們不能去否認,最重要的是把握現在。目前對于企業來說,要更有責任感,把生產銷售重心放在國內,還有就是通過提高技術含量和研發實力,研制一些成本更低、肥效更好的肥料,切實地將價格穩定在一個更合理的范圍,以物美價廉的產品切實為三農服務;對于經銷商來說,應該和廠家配合好,做好本地區的化肥供應工作,不要盲目哄抬價格、跟風追漲,這些只重視眼前利益的舉動與國家支農政策是格格不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