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緩控釋肥料研發取得豐碩成果,產業化步伐正不斷加快;隨著肥料技術的更新換代,緩控釋肥料必將取代傳統肥料,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這是記者從3月2日舉行的中國緩控釋肥料行業自主創新與產業化發展課題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去年底,由全國人大農村與農業委員會、中央政策研究室等組成的中國緩控釋肥料行業自主創新與產業化發展課題組,對我國緩控釋肥料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通過對山東金正大集團等業內龍頭企業的調研,課題組認為,雖然受國家政策與市場需求等多方面的影響,我國緩控釋肥料行業發展比較迅速,但由于沒有建立國家級技術研發平臺以及出臺國家標準,緩控釋肥料的技術研發與產品市場仍存在一些問題。
對此,課題組建議,國家應把緩控釋肥料行業作為優先發展產業,制訂相關扶持政策;建立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或科研中心,以保證技術研發的持續性與領先性;相關部門應盡快制訂國家標準,規范產品市場,維護行業正常發展,并加大緩控釋肥料的宣傳,為其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據了解,目前我國共有30多家科研機構和70多家企業從事緩控釋肥料的研究和生產,已取得30多項技術研發專利,在包膜材料及工藝流程等關鍵技術領域達到或超過國際先進水平。尤其是山東金正大集團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熱固性樹脂、熱塑性樹脂、硫和硫加樹脂以及流程和工藝控制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使產品成本和價格遠低于國外同類產品,不僅增強了國際競爭力,也使原本屬于“貴族肥料”的緩控釋肥料進入廣袤農田成為現實。
發布會上,課題組負責人全國人大農村與農業委員會副主任舒惠國與調研組成員就緩控釋肥料的國家政策、產業化發展、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