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7年
成本: 復合肥的價格是90-95/包(記不太清楚是80斤一包,還是100斤一包了),種植兩季水稻化肥的成本是3000左右;買水稻種子的成本是400多; 農藥成本因為比較零散,記不太清楚了;播種用吸塑那種秧盤是0.4元/PCS,成本大概在300-400元左右,不考慮父母一年的勞動成本,總成本在4000-4200左右.
收入: 去年兩季賣水稻有賣水稻兩次, 第一次收入是3000左右,第二次是1000元左右,賣水稻收入在4000元左右;加上政府補貼100多元/畝, 去年的總收入大概在5000元左右.
也就是說2007年如果沒有其他副業收入,如替別人打工之類的, 辛苦一年也就賺了個吃的和大概1000塊左右.
2).2008年開春以來, 復合肥的價格已經漲到了160每包, 3000*160/90=5300多,考慮到尿素的價格跟去年價格差不多,如果有種過地的人應該有經驗尿素是不能用太多的,估計光是肥料這一塊的成本就已經是跟去年的收入差不多了. 還不考慮種子價格和其他的生活成本上升(比如農村最基本的油價上漲),可以預計農藥和其他生產資料的價格會跟化肥一樣是上漲的, 而糧食的價格還是穩定在去年的價格上,90元/百斤,在這種情形下, 請問這地還能種嗎?
本人剛從老家回來,老家一直都是個農業大省, 按照往年情形, 現在已經是播種,開耕的時節了, 以前家里還有人會去接去外面打工人家的地種, 現在那些外出打工的人倒貼錢都沒人種了, 老家附近已經是大片土地荒蕪了,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 記得以前95我在家的時候野豬基本上絕跡了, 而現在成群的野豬在大白天都已經跑到家門口了,家里的田埂都基本上被野豬弄的跟不成形了, 不知道這算是我國野生保護工作的成就, 還應該算是中國農業的悲哀??
大家都知道農業效應具有滯后性,就比如說養豬, 以前農民養豬都是虧錢的,前幾年沒人養豬了(記得小時候家里同時養4頭豬,而現在家里一頭都沒有,看過村里其他人家也基本上是一樣),結果現在豬肉價格大漲. 豬肉漲價了 還可以不吃點, 我不知道當糧食價格爆漲時, 這米飯我們還能不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