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對尿素自1月1日至3月31日實行30%的暫定關稅;自4月1日至9月30日實行35%的暫定關稅;自10月1日至12月31日實行25%的暫定關稅。對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銨及磷酸二氫銨與磷酸氫二銨的混合物自1月1日至3月31日實行20%的暫定關稅;自4月1日至9月30日實行30%的暫定關稅;自10月1日至12月31日實行20%的暫定關稅。
國家繼2007年6月以來,連續4次上調部分化肥出口關稅,目的是抑制國內化肥價格繼續上漲,以及保障國內用肥穩定供應。但這對于化肥出口的影響并不太大,受國際市場影響,化肥出口仍有利可圖。
“以磷肥為例,對于企業而言,出口的利潤更高。國際磷肥價格在880-900美元/噸左右,國內出廠價為4000元/噸,執行新的關稅,出口仍有較大的獲利空間。磷酸二銨我國離岸價已漲到800元/噸,每噸磷酸二銨出口可有200多元的利潤。出口利潤比國內高,當然抑制不住出口,使國內供應緊缺。”王偉說。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2007年中國出口尿素、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創歷史最高紀錄。數據顯示,2007年1-12月中國共出口尿素526.3萬噸,同比增長284.9%;出口磷酸一銨193.4萬噸,同比增長307.1%;出口磷酸二銨197.1萬噸,同比增長150.8%;出口三元復合肥60.8萬噸,同比增長211.7%。
據了解,化肥的大量出口與硫磺等原料成本增長同時拉動了我國化肥價格,與2007年初相比,2008年初我國氮肥價格明顯增長,尿素增長6%,碳酸氫銨增長30%,氯化銨增長54%,而硫酸銨由于硫磺價格增高,漲幅達到100%。磷肥價格增長幅度更大,磷酸二銨漲幅達到100%,磷酸一銨漲幅達到89%。由于大量出口,這兩種產品都缺貨,部分企業已經停止報價,市場上有價無市。
王偉認為,關稅雖然能緩解出口的壓力,但是從市場走勢來看,國際市場的肥料價格不斷上升,勢必會刺激國內肥料生產企業繼續出口,國內肥料價格仍會受出口的影響持續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