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化肥出口關稅可能加征100個百分點的消息,接受記者采訪的分析師表示,由于國內外化肥價差過大,企業出口動力充足,關稅只需由現行的35%提高到50%,大部分企業將放棄出口。至于對相關公司的影響 ,則主要視出口量大小而有所不同。
據了解,目前國內外化肥價格價差很大,高額利潤刺激化肥企業加大出口。聯合證券一位分析師舉例說:“比如磷肥,國內價格是每噸4100元,而目前的離岸價達到每噸1100美元,尿素的國內外價差達到50-60%,鉀肥國內每噸300美元,東南亞每噸500美元。”
目前國內外的價格差在50%以上,因此如果征收大于50%,則企業出口的沖動會降低。
光大證券行業分析師張力揚認為,該政策如果出臺對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會有影響。但不同的企業影響差異很大,由于河北、山東、云南的企業出口較多,可能會受直接影響。
但他同時表示,有些企業可能借機脫穎而出,比如緊鄰原料產地,可以節省運輸費用,有自己的原料資源,能節省采購費用,有的企業技術先進,用粉煤做原料,也能節省成本,這些都有利于在將來的競爭中占優。
記者采訪發現,該政策對企業影響差異較大,魯西化工(600727)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并不出口,所以沒有影響,滄州大化(600230)工作人員則認為,該政策會對出口形成壓力。
分析人士認為,鹽湖鉀肥(000792)比較特殊,盡管國外鉀肥價格大大高于國內價格,但是國內鉀肥產能有限,2/3以上依靠進口,鹽湖鉀肥并不出口,因此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