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抑制化肥出口
據了解,受煤炭、油價上漲影響,去年中后期以來,我國化肥市場價格明顯開始攀升,到目前為止,多數化肥價格上漲幅度較去年同期相比超過10%,部分進口化肥上漲幅度甚至超過60%-80%。
為確保國內化肥市場的供應和價格穩定,今年以來,政府相關部門已經連續出臺多個政策抑制化肥出口。今年年初,國家規定,從2月15日起,將部分化肥產品出口關稅稅率上調,并對部分含磷復合肥開征出口暫定關稅。3月,海關總署再次出臺政策,自4月1日至12月31日,對過磷酸鈣和鉀肥征收30%的出口暫定關稅。
價格下跌空間不大
事實上,去年以來,受益于化肥價格持續上漲,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大大提升。日前化肥龍頭湖北宜化(000422)公布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就稱,由于尿素、磷酸二銨、季戊四醇等主導產品價格上升等原因,第一季度業績預增100%-150%之間。化肥價格的上漲給相關企業帶來了較好的盈利預期。
不過,若化肥出口關稅大幅上調,國內尿素、磷肥供應將增多,產品價格在今后幾個月里可能出現下跌。“目前我國對尿素和磷銨征收35%的出口關稅,對其他化肥征收30%的出口關稅,大幅上調化肥出口關稅100個百分點,等于把我國化肥出口的大門關上了。”國信證券基礎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邱偉認為,出口關稅大幅上調抑制了化肥企業出口,增加了國內供給,將造成今后幾個月化肥價格有所下滑,但由于成本的上升,尿素、磷肥價格仍將處于高位運行態勢,所以,化肥價格下調的空間不大。“即使出現下跌,也是小幅回落,也就是10%的下降空間,因而對整個行業影響不會太大。”
氮肥磷肥影響較大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由于國內外化肥價差過大,企業出口動力充足,但若發改委大幅提高出口關稅,大部分企業將放棄出口,因此,對于出口量大的公司影響較大。
東方證券認為,盈利能力受到“政策天花板”的限制可能會成為化肥行業估值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礙。氮肥、磷肥、鉀肥三個品種中,去年氮肥出口量較大:2006年尿素出口量僅為136萬噸(實物),2007年出口量增加736萬噸,導致2007年下半年國內供給量只有1177萬噸(折純)。因此出口關稅調整對氮肥行業壓力最大,磷肥次之,而由于我國是鉀肥凈進口國,因此此項政策對鉀肥行業沒有影響。
中金公司表示,若出口關稅上調,對氮肥企業短期影響較大,但具有成本優勢的氮肥企業如華魯恒升和湖北宜化仍然具有成長性,繼續看好鉀肥股如冠農股份、鹽湖鉀肥、ST鹽湖以及磷礦企業如興發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