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基本上難以出口了。”日前,中國最大的現代化磷礦肥基地之一的甕福集團王姓負責人對筆者說。該公司年產350萬噸磷礦石、210萬噸磷精礦的產能,與之配套年可以生產120萬噸磷酸二銨、48萬噸磷酸一銨等化肥產品。其中出口產品約占到一半以上。
近日,財政部宣布,繼4月份對磷肥等化肥產品加征100%特別出口關稅后,根據國務院決定,將自2008年5月20日起至12月31日止,對所有貿易形式、地區、企業出口的磷產品,在現有出口稅率的基礎上,以出口完稅價格為基礎,加征100%的特別出口關稅(見本報5月20日第9版報道)。
磷產品是化肥生產的上游原料。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分析師陳麗指出,本次關稅調整的是上次沒有調整的產品,這樣做能使得整體磷產品的出口關稅保持在110%-130%的水平,此有利于進一步減少磷肥原料出口,平抑國內磷肥價格過快增長。
2007年中國化肥產量折算有5697萬噸,其中磷肥產量折算有1257萬噸。由于去年以來國外磷肥價格上升過快,這使得國內企業出口趨向明顯。比如一季度,全國磷酸二銨、三元復合肥分別出口37.7萬噸、19.5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95.8%、62.4%。
不過,加征關稅后,整體價格逐步接近。5月磷酸二銨、磷酸一銨的國際離岸價格分別為1225-1230美元每噸、120美元每噸,加上到岸的因素,整體價格還會每噸上升50美元左右。由于目前國內加征100%以上的關稅,國內上述產品出口價格將與國際價格接近。比如磷酸二銨國內價格為4100元每噸,加征關稅后和國際價格基本持平。
此外,國家化肥價格不斷上升,與中國生產磷肥的原料硫磺難以自產有關。目前中國每年的硫磺約有60%-70%需要進口,價格目前攀升到800-900美元一噸,而2007年年初才70美元一噸的水平。過去中國大部分企業使用的工藝是硫磺生產磷肥。
甕福集團負責人告訴筆者,由于硫磺太貴,公司開始改用硫化鐵來生產磷肥——先過渡到硫酸,然后變成磷酸,最后變成磷肥。但是這樣的工藝,一般的公司都難以掌握。
而為了避免硫磺進口價格太高,財政部5月20日也宣布,根據國務院決定,自2008年5月20日起,免征硫磺的進口環節增值稅。以增加原料進口,有利于磷肥國內生產。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本次調高出口關稅后可能需要時間消化,鑒于企業化肥及化肥原料出口減少,短期內可能不會出臺新的關稅政策。
有對全國30個省(區、市)化肥市場監測顯示,4月份磷酸二銨、過磷酸鈣平均零售價格分別為4270元/噸、790元/噸,分別比上月上漲6.75%、8.22%,分別比去年同期上漲61.13%、54.90%。而4月份關稅調整后,5月份磷肥出口減少,國內價格漲幅也在趨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