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行業政策的制定以“限制出口、保證國內供應”為基調
由于糧食價格上漲幅度遠小于化肥,種糧成本大幅上升,農民將減少化肥的施用量
氮肥、磷肥由于成本大幅上漲,雖然價格維持高位,但是利潤大幅下降,甚至不少企業出現虧損;鉀肥由于對外依存度較高,受進口價格影響,國內市場價持續上漲,使得鉀肥的價格調控非常困難
國家政策
為了確保國內農業生產,保證化肥供應,我國從4月20日至9月30日對所有化肥及原料征收100%-135%的關稅,9月30日之后將根據市場供應情況和價格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執行高出口關稅,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繼續執行高出口關稅的可能性非常大。
另外,為了不加重農民負擔,政府對化肥的出廠價格進行了限制,尿素最高不超過1,725元/噸,磷酸二銨最高不超過4,100元/噸,但由于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生產企業的成本壓力非常大,并沒有嚴格執行出廠限價,化肥的價格節節攀升。目前政府主要通過直接補貼,減輕農民負擔,今年將一共補貼638億,平均每畝補貼40元。
農民對價格承受力有限
化肥價格上漲的幅度非常大,不同的品種漲幅50-120%不等,遠超出糧食價格10%左右的漲幅,由于化肥支出約占農民整個種糧成本的四成,農民無法承受化肥價格的大幅上漲,根據基層銷售資料,東北1Q2008磷肥的銷量同比下降20-30%,不少農戶減少施肥量、轉向低濃度化肥以及農家肥,甚至種“白地”,因此可以預見,今年國內化肥的消費量將同比大幅下降。
氮肥、磷肥—成本壓力導致利潤大幅下降
在沒有出口的情況下,我國的氮肥和磷肥產能是過剩的。目前我國尿素產能5,750萬噸/年,國內消費量約4,900萬噸/年,過剩17%,2010年之前還將增加1,000多萬/年的產能;磷酸二銨產能1,000萬噸/年,今年還將增加200多萬噸/年的產能,而在消費上,由于價格大幅上漲,今年1季度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8%。
在產能過剩,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受原料成本大幅上漲的影響,國內氮肥、磷肥的價格被迫維持高位。尿素的出廠價近期較前期略有上漲,達到2,200元/噸,磷酸二銨的價格由于出口受阻、需求疲軟,價格持續下跌,但依然高達4,500元/噸以上,隨著國家取消硫磺進口增值稅,磷銨的價格有可能會繼續下跌。但無論是尿素價格的上漲還是磷銨價格的下跌,其原料成本都是在持續上漲。目前,山東企業無煙塊煤的到廠家已經達到1,200元/噸,同比上漲了50%,很多尿素企業的生產成本已經達到1,800元/噸以上;而硫磺的價格更是節節攀升,目前港口價格已經接近6,000元/噸,國內磷酸二銨生產企業的成本均已超過國家4,100元/噸的出廠限價,目前不少企業降低開工率、停產檢修。
因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氮肥、磷肥的價格受成本上升的影響很難大幅下跌,但利潤大幅下降是毋庸置疑的,不少企業出現虧損,形勢不容樂觀。
鉀肥—受進口鉀肥影響,價格持續上漲
我國的鉀肥大部分依賴進口,受國際鉀肥價格不斷上漲的影響,國內價格也持續攀升。目前國際氯化鉀的價格最高已經達到900美元/噸,我國邊貿氯化鉀的價格已近5,000元/噸。
前期中農、中化和BPC、Canpotex簽訂了2008年的供貨合同,到岸價約為700美元/噸,總供應量200萬噸,而2007年的供應量為500萬噸,缺口很大,因此有大量的鉀肥將從現貨市場購買,屆時到岸價將高于700美元/噸,國內市場價將不可避免的進一步上漲。
針對國家前期出臺控制鉀肥價格的政策,我們認為在同一個市場中實現價格雙軌制是非常困難的,無論是控制出廠價還是控制銷售價格都是不現實的,因此,鉀肥生產企業依然是化肥行業最值得投資的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