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盤從去年10月以來一路向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鉀肥股普遍走出了一波上漲的行情,甚至出現像冠農股份(愛股行情資訊)這樣的大牛股。不過,這種現象并非A股獨有。這段時間里,國外股市的加拿大薩鉀、美盛和以色列化學等鉀肥股的平均漲幅更是驚人。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鉀肥價格的上漲都是推動股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只不過國外鉀肥市場沒有政府管制,價格上漲更充分,這樣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漲幅更為可觀。”國泰君安分析師魏濤如此表述。
但就目前來看,形勢并不明朗,已經有銷售企業暫停了鉀肥的報價。“一切尚需等待。”一位經銷商說。
暴漲鉀肥價格仍低于周邊國家
就在2007年,由于全球糧食連續兩年減產、庫存持續下降,鉀肥需求持續增長。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顯示,2008年度期末全球糧食庫存將降為4.05億噸,庫存消費比為18.8%,接近18%的警戒線將成為1982年以來的最低點。
“為了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同時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民收入,我國將持續需要大量的鉀肥,我們預計未來3-5年我國鉀肥需求增速將維持在5%-7%。”信達證券研究員郭荊璞說。
而從供給來看,幾大巨頭的壟斷使得需求商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根據郭荊璞統計,全球3/4以上的產能、產量被9家利益關聯的企業掌控;目前鉀肥剩余產能已經不多,即使維持全球90%以上的開工率也只能勉強滿足未來每年4%的需求增長。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供應缺口已擴大到500萬噸左右。
由于供求失衡,再加上國際鉀肥巨頭“以需定產”,鉀肥價格一路看漲。2007年年初,東南亞地區鉀肥的到岸價為230美元/噸,而目前,這個數字為750美元/噸!
而國內去年年初進口鉀肥的價格為260美元/噸,根據最新的談判,今年每噸上漲了400美元。由于我國75%的鉀肥依靠進口,國際市場鉀肥價格的上漲直接推動了國內市場價格的上漲。
中信國安(愛股行情資訊)(000839.SZ)也在年初將其旗下產品硫酸鉀鎂肥的銷售價格每噸提高150元,目前已經達到1500元/噸,銀河證券預計其將在年底達到2000元/噸。
盡管如此,國內鉀肥價格仍然低于周邊國家,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政策管制。4月21日,國家發改委在新出臺的規定中就指出,中農、中化集團公司購買的以邊貿形式進口的氯化鉀以及地方邊貿企業直接進口的氯化鉀,銷售給復混肥生產企業的,在進價基礎上順加的綜合經營差率不得超過5%(不包括運雜費,下同);銷售給化肥流通企業的,順加的綜合經營差率不得超過3%。不論經過多少環節,氯化鉀及復混肥從出廠(或口岸)到零售環節順加的綜合經營差率原則上不得超過7%。
這一政策直接影響了機構對于鉀肥價格的信心,導致鹽湖鉀肥(愛股行情資訊)(000792.SZ)和ST鹽湖(愛股行情資訊)(000578.SZ)當日跌停,冠農股份也暴跌7%以上。但目前,三家公司的股價都仍在高位盤旋。其中,ST鹽湖甚至在5月30日達到歷史最高價39.99元。
“ST鹽湖近期漲幅的主要原因是其作為價格最低的鉀肥股開始受到機構青睞。而該股在3月12日之后的十幾個交易日處于下跌狀態,主要原因是相關涉嫌關聯交易的賬戶在出貨。”一位私募基金人士透露說,ST鹽湖5月末公布的一季報證實了這一情況。
爭辯提價的空間
相關部門試圖調控鉀肥價格的努力,讓鉀肥未來的價格顯得撲朔迷離。
“我認為,其中并不完全是供需關系的正常反映。應該說,美元的持續貶值是鉀肥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考慮到美元未來走向可能會發生逆轉,鉀肥價格后市并不清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說。
但是,更多的聲音是看漲。“一方面,由于全球糧食庫存的下降和生物能源作物播種面積的增加使得鉀肥需求仍將持續增長,而未來三年全球鉀肥又沒有大型新礦投產,因此鉀肥行業景氣度仍將持續,預計2009年國際鉀肥價格仍將大幅上漲。”安信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
“據我所知,企業都想提價,但是提價需要給相關部門打申請報告,目前,這些申請并沒有獲得通過。”魏濤說,“暫停報價的做法說明企業看漲鉀肥價格。”據了解,鹽湖鉀肥曾在不久前給青海省發改委上報計劃將鉀肥出廠價上調至4500元/噸的方案,但被發改委否決,目前公司仍執行3700元/噸的價格。
其實,鹽湖鉀肥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一季度公司銷量的下降就緣自惜售。
但是鹽湖鉀肥方面并沒有確認這種說法。
目前,業界的一致看法是,由于當前的價格體系不能反映市場的供需狀況,鉀肥價格上漲不可避免。而在未來,政府可以選擇補貼進口商或者補貼農民來解決問題。“如果補貼農民的話,鉀肥類上市公司將受益;如果補貼進口商的話,情況將發生改變。”魏濤說。
這或許也正是我們看到機構在幾只鉀肥股上的操作并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