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外殺蟲劑市場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在農業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迄今在國際農藥市場年銷售額約在13~14億美元,約占世界殺蟲劑市場的19%~20%,在國內已成為常規當家品種,目前的應用量僅次于有機磷殺蟲劑。業內人士認為,該類農藥殺蟲劑如果能解決誘發抗藥性的問題,其推廣和應用會更加廣泛。
其抗藥性表現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抗藥性發展快、水平高。例如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黃河中下游使用菊酯僅3~4年,棉蚜對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就產生了上千倍的抗性。
專家提出,目前減少抗藥性的辦法只有科學施用。
——要求噴藥均勻。這類藥劑的常用品種對害蟲只有觸殺和胃毒作用,且觸殺作用強于胃毒作用,如氰戊菊酯對斜紋夜蛾的觸殺毒力比胃毒毒力大8~9倍。因此,施藥時要把藥液直接噴灑到蟲體上,或是均勻地噴灑到作物體表面,使害蟲在作物體上爬行沾著藥劑或是吃了帶藥的作物體,才會中毒死亡。
——規定使用范圍。限定對作物危害嚴重的害蟲才使用菊酯殺蟲劑,其他害蟲盡可能選用其他類型殺蟲劑
——在關鍵世代用藥。對必須用菊酯殺蟲劑防治的害蟲也只能在害蟲發生危害的關鍵世代使用,其他世代選用別的殺蟲劑防治。
——限制使用次數。一般在一個生長季節使用1~2次,并與其他類型殺蟲劑輪用或混用。不可把菊酯農藥當作萬能藥,無處不用或連年頻繁使用。二是品種間抗藥性有差異。不論是發展速度還是水平都有較大的差異,在使用溴氰菊酯、順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品種時,更應注意防止害蟲產生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