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市場還得繼續,農資人的生活還得繼續。在堅信這一點后,我們再思索如何繼續創造性發展生產,開拓市場,從而在改變的市場環境中不僅能生存下去,而且比以前生存得更好。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高肥價給農資市場帶來的磨難就變成了一種財富。溫家寶總理在抗震救災中提到“多難興邦”,這是在告訴人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災難面前總是能比在平常得到的更多。其實,一個企業、一個行業又何嘗不是如此!
化肥市場風平浪靜時,各企業正常生產,各享其利,但當風雨交加時,化肥企業“養尊處優”的日子一夜之間消失,各企業應對困境的優劣長短一覽無余。風雨過后,弱質的化肥企業關門退出,留下的企業在市場動蕩中鍛煉了綜合能力,積累了經營管理財富,發展更上一層樓。所以說,高肥價時代是一次各顯身手的機會,身手不凡的企業就能在困境中走向興盛。
本刊記者近來在基層采訪時發現,在高肥價影響下,一些企業的負責人滿腹牢騷,在困難面前產生畏難情緒,而另一些企業的負責人主動求變,本期“企業點擊”欄目特別推出的江蘇省和盛農資連鎖公司就是一家善于創新求變的公司。他們在公司配送中心以“吹獎”活動為賣點,吸引加盟商踴躍訂貨,同時將農技服務、營銷能力培訓等“打包”免費提供給下級加盟商、經銷商。結果,此招顯靈,不僅加盟商一個不落,周邊其他農資經銷商也聞訊趕來,今年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不減反增。可見,創新成為企業在逆境中贏得轉機的法寶。
同時,這場高肥價帶來的危機不僅考驗流通企業的創新能力,也在檢驗生產企業的創新成果。山東金正大集團公司以生產新型肥料——緩控釋肥而知名,高價化肥給該企業也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但由于緩控釋肥具有利用率高、節省勞力等優點,相比價格同樣大幅上漲的常規化肥,競爭優勢明顯,贏得了市場認可。高肥價對于整個化肥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場危機,但對于那些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企業而言,一次危機意味著又一次叩開財富之門。
另外,這場高肥價危機應該促進政府職能部門創新管理體制。本期,我們采訪了9位外資駐華代表,他們反映的“淡儲缺陷促使價格上升”、“出口管理比較單一”等問題,應該引起政府職能部門的重視。化肥進入高價時代就是一場大考,政府決不能袖手旁觀企業應考,而忘記針對暴露出來的弊端,進行管理體制革新,最終影響整個行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像地震之類的自然災害,人類無法抗拒。但我們懂得堅強起來,重建美好家園。同樣的道理,進入高肥價時代,化肥行業也只能平靜地接受。接受當前的事實之后,我們集思廣益,以“因循守舊者死、創新求變者存”的緊迫感積極應對,相信我們能夠找到突破高肥價瓶頸的方法,相信堅持下來的農資企業一切都會好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