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農藥產業運行良好,能夠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但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律先上周表示,目前農藥行業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后的危化品禁運政策,將對農藥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一定影響。
據介紹,汶川大地震對國內農藥生產沒有明顯影響,企業的損失也不太大。5月份,國內農藥產量為19.9萬噸,同比增長16%。1~5月份,累計生產 80.9萬噸,同比增長18.5%。其中殺蟲劑產量累計為26.8萬噸,同比增長3.1%;殺菌劑為9.8萬噸,同比增長101.3%;除草劑為27.9 萬噸,同比增長27.7%。應該說,殺菌劑和除草劑的產量增長,完全是應對市場的需要。尤其是殺菌劑,近期氣候變化大,多雨潮濕、大范圍洪災等對其需求量大。
1~4月份,我國進口農藥1.98萬噸,同比增長8%;出口19.2萬噸,同比增長12.6%。進出口農藥產品的價格提升明顯,外貿形勢良好。同期,802家農藥企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381.3億元,同比增長39.7%,其中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96.6%為55.8億元;銷售額為 362.8億元,同比增長44.3%;產銷率為95.4%,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
王律先表示,國內農藥市場價格同比增長5%,各品種情況有所不同,生物農藥的增幅比化學農藥要低。相對而言,草甘膦市場價格增幅最大,雖然近一兩個月有下降的趨勢,但總體增長依然較大。與此同時,阿維菌素等農藥品種價格下降。其中,阿維菌素價格同比下降20%左右,主要是因為產量太大。
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確保北京奧運會及殘奧會的順利進行,北京、上海、天津、沈陽、秦皇島、青島等奧運賽事舉辦地及周邊地區,在6~10月禁運危險化學品,其中有相當數量的農藥產品因劇毒被列入其中。同時,由于部分地區管理不夠規范,一些非危化品的農藥品種同樣遭遇管制。王律先稱,此舉大大增加了農藥企業的生產和運營成本,并有可能影響到正常的農業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