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尿素市場呈現明顯的強勢特征,市場需求旺盛,產銷量繼續增加,價格持續在高位運行,許多地區價格創出歷史新高。尤其是7月初,全國尿素出廠價普遍都在2300元(噸價,下同)以上,高的達到了2500元左右,基本上屬于歷史最高價格。從市場走勢看,最近一段時間是近幾年來市場狀況最好的時段。
市場火爆價格迭創新高
上半年,尿素市場十分火爆。從價格上看,除了4月中下旬后,山東、河南等地因前期價格漲幅較大,再加上國家對化肥出口征收100%特別關稅而出現了300元左右的下跌外,其余時間各地基本上是一路上漲。
5月中下旬后,市場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大幅上漲,一舉攻克了前期價格高點并且不斷創出新高。到6月下旬后,尿素出廠價普遍都在2300元以上,高的躍上了 2500元大關,個別企業甚至超過了2600元;市場批發價也普遍在2400元以上,高的甚至達到了3000元的‘天價‘。同年初相比,尿素出廠價、市場批發價和市場零售價普遍都上漲了400~600元,高的超過了700元;同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上漲了700元以上,高的超過了1000元。尿素價格出現如此大幅且持續性的上漲,為歷史所罕見。
產銷量增加增速放緩
據統計,今年1~5月,全國共生產尿素2352萬噸,同比增長5%,這個數據在近幾年的增幅中屬于偏小的。自2005年以來,我國尿素產量一般每月增幅都在10%以上。
今年尿素產量增幅放緩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一二月份南方地區受到百年一遇的冰雪低溫天氣影響,不少尿素生產廠家原材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被迫停產減產,造成尿素產量下降;二是五六月份受到汶川大地震、煤炭價格大幅上漲、煤電供應緊張等多種因素影響,也使尿素產量增速放緩。
而從需求方面看,今年化肥價格大幅上漲,造成農民用肥量減少,但由于尿素價格在化肥價格中漲幅相對偏小,所以對尿素的使用量影響相對不是很大,有些地方還出現農民多用尿素的現象。總體看,農用尿素加上工業尿素以及出口,上半年我國尿素銷量穩中有增。
政策干預力度前所未有
由于國家把控制物價上漲作為今年的一個最主要目標,為防止化肥價格上漲引發糧食價格上漲,今年以來政府部門對化肥價格的干預力度前所未有,幾乎與化肥相關的部門都出臺措施控制價格的上漲。同時,今年各級政府部門對化肥價格的檢查力度也是歷年來最大的。特別是4月17日,財政部下發文件,決定自4月20日起至9月30日,對尿素等化肥出口征收100%的特別關稅(該舉措被稱為今年干預力度最大、殺傷力最強的一個舉措),更是對化肥市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但總體來看,政策因素對今年上半年化肥市場的影響并不十分明顯,市場基本上還是按自身的軌跡運行。以尿素為例,不論是出廠價、批發價還是零售價,價格基本上全面超限。
企業整體盈利狀況較好
由于尿素價格的漲幅高于生產成本的上漲幅度,整體來看,今年尿素企業的盈利狀況要好于去年。但具體到各個企業,則差別很大。氣頭尿素企業是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天然氣價格未上漲,尿素生產成本增加幅度不大,而尿素銷售價格卻大幅增加,使氣頭尿素企業的盈利空間較大,有的企業盈利水平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而由于煤炭價格大幅上漲,煤頭企業的盈利狀況遠遠不如氣頭企業。相對而言,用本地粉煤作原料的煤頭企業的利潤狀況要好于用塊煤作原料的煤頭企業,這是因為粉煤價格漲幅要小于塊煤價格漲幅。
目前市場心態普遍較好,不再像前階段一樣看空后市。同時,煤炭價格高位運行且供應緊張局面難有大的改變,電力供應相對偏緊,再加之相對較好淡儲形勢,預計下半年尿素市場仍會保持良好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