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家對磷肥出口的限制政策持續到今年底的話,下半年的磷銨市場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價格堅挺,成交清淡。
磷酸二銨
市場需求預測
下半年的二銨行業仍會面臨高成本的壓力,價格預計很難回落,因為雖然供求決定短缺的價格,但長期來看成本主導的作用更大。
據統計,每年二銨秋季的用肥比例約占到全年用肥量的40%左右,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及新疆、陜西等地區,去年國內秋季用肥量約180萬~200萬噸,而且這也是建立在比2006年秋季用肥市場減少近20%的基礎上做的統計。今年由于價格比去年更高,因此預計需求量會更少。
根據統計,截至到6月底,國內二銨庫存量約150萬噸(企業+經銷商+港口),云天化集團庫存量最大,約20萬噸。預計今年秋季用肥量不超過120萬噸,因此僅150萬噸庫存量也會有近30萬噸的剩貨,這還不算7~10月份的產量,如果考慮到未來4個月的產量,預計到10月底秋季用肥結束,國內二銨的庫存量要高達150萬~180萬噸,年底前的庫存量將會超過200萬噸。
秋季出口由于加征了100%的特別關稅,預計未來每月平均出口量將不會超過7萬噸,今年出口總量將不會超過100萬噸。而進口則由于國內外的價差,預計不會超過20萬噸,比去年有更大幅度的減少,而僅這20萬噸也是出于減少貿易順差采取的政策手段調節。
政策因素預測
今年整個化肥行業的政策影響是最大的,一次次的上調關稅彰顯了政府控制出口、保障供給、降低價格的決心。
目前二銨行業從4月20日到9月底,執行135%的出口關稅。而且目前有跡象表明,關稅政策有可能會持續到年底。
除了海關政策以外,國內在限價、補貼方面均表示了更加嚴格的力度,三令五申表示不會對生產企業補貼,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以補貼農民為主,因此從政策走勢來看,對企業的成本方面不會有大的影響。
另外7、8、9三個月對于危化品的生產、運輸有特別嚴格的控制。以北京為半徑,其方圓300公里范圍內,硫酸、二銨企業受到較大影響,個別企業面臨停產境地。其他地區雖然沒有限制生產,但硫磺、硫酸的運輸仍受到較大影響。
國際市場供需
受原油價格過高影響的生物能源熱絲毫沒有降溫的跡象,而且巴西、印度等國均增加了糧食種植面積,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對二銨的需求,加大了國際二銨的供應緊張局勢。不過美國美盛公司宣布將在下半年恢復120萬噸磷酸裝置的生產,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際市場緊張局勢。
新建裝置投產有可能推遲
受政策的影響,目前國內二銨行業開工率不足,企業由于庫存壓力紛紛主動限產,而云天化、貴州開磷、湖北洋豐等國內企業新上裝置有可能會因此而推遲投產。近日從湖北東圣傳來的消息,該公司將新上60萬噸二銨裝置,預計2009年9月建成投產,屆時二銨行業供大于求局面更加嚴重。
磷酸一銨
成本繼續高位運行
由于硫磺、磷礦石均比去年有了較大幅度的漲幅,因此下半年預計一銨的成本仍會在高位運行,短期內難以有較大改觀,那些以硫鐵礦制酸、尾氣酸等為主的企業在成本上仍會維持其較大的競爭優勢,而以進口硫磺酸為主的企業(主要指從貿易采購的企業)則難以堅持,預計將會有20%左右的企業因此而選擇停產或限產。
復合肥需求減少
由于目前的復合肥價格已經在高位運行,使得農民需求不旺,銷售壓力增加,企業甚至不得不利用促銷手段來銷售,整體上減少了對一銨的需求。
出口困難
由于出口受到加征關稅的限制,使得一銨企業舉步維艱,如果長期不能出口,預計一銨行業會逐漸萎縮,尤其是單一生產一銨的。
今年下半年國內磷銨價格會一直在高位運行,而那些有磷礦和硫酸優勢的企業最終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并逐步擴大自己的銷售。而沒有任何優勢的企業將難以為繼,最終在市場的競爭中關、停、并、轉。但二銨行業與一銨行業最大的根本區別是:二銨行業高度集中,很容易掌控市場定價權、話語權;一銨作為一種中間產品,在復合肥企業紛紛搶抓上游資源、逐漸形成完善的產業鏈的時候,也許發展更加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