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農藥工業發展十分迅速,多年以來,中國農藥產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二位,2005年首次突破百萬噸大關,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農藥生產大國。基于國內的原料配套、工藝、產業工人等配套升級,全球農藥產業正在向中國轉移。目前看來,轉移正在加速進行中。而農藥行業的高污染性決定了此行業本身具有集中生產性。國家的農藥“十一五”規劃也制定了組建20家大型農藥企業、加大農藥行業節能減排力度、產業加速向專業園區集中等產業政策。
中國農藥行業的發展趨勢與全球農藥行業的大趨勢相吻合,但速度明顯過慢。全行業還處于利用低成本勞動力、低成本原料、賺取低額利潤的狀況。
對比近十幾年全球農藥企業的發展速度,中國農藥行業顯然與其并不在一個競爭平臺上。
1994年世界大型農藥公司有10家,到2002年只剩下6家。2007年,世界前6大農藥公司的銷售額占據了全球市場75%以上的份額,全球農藥市場形成了高度壟斷的態勢。
近兩年來,農藥的開發具有高風險、高投入和周期長等特點,為加強研發實力和完善銷售網絡,全球農藥行業出現并購頻繁。研發創新造就農藥巨頭農藥新產品的創制和產業化是國際農藥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源泉。在專利的保護下,農藥的原始開發商一般擁有創制品種10年以上的獨家壟斷權,形成“知識產權農藥—豐厚利潤—巨額的開發研制—新的知識產權農藥”的滾動式發展,單個產品的年銷售額十億甚至幾十億美元。
研發能力、產品的多樣化程度以及農藥與種子的協同發展,成為全球農藥巨頭的成功要素。對農藥行業而言,強大的研發能力,不斷的技術進步,帶來的新產品能為企業創造巨額收益。農業以及非農行業的結構變化要求農藥產品的豐富度能夠滿足需要。同時,國際大型的農藥企業紛紛加強對種子業務的投入,從而形成農藥與下游需求的協同發展,增強對整個農藥產業的控制力。
2008年國內已經開始加強了農藥的相關管理,如取消農藥商品名,提高農藥行業準入門檻,這些新規拉開了農藥行業規范與整合的序幕。中國目前的農藥市場高度分散,產品同質化和低端化嚴重,企業競爭秩序較為混亂。通過實施新規,有助于規范農藥行業的競爭秩序,提高行業的準入門檻,促進優勢企業做大做強,以適應對食品安全和環保日益重視的社會發展要求。在行業規范與整合中,優質農藥公司將面臨市場占有率與盈利能力快速提高的歷史性機遇。
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國際農藥巨頭正不斷向中國轉移產能。與此同時,國內產業門檻日益提高,環保政策日趨嚴厲。這意味著中 國農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龍頭企業將在行業整合過程中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楊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