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市場上的尿素價格還在2500元/噸左右,而目前已跌至1700元/噸,經銷商不愿接貨,許多企業面臨產銷倒掛的困境,不得不停產減產。據記者了解,目前江蘇的30多家氮肥企業中已有近10家停產。而據權威人士估計,除了氣頭尿素企業情況稍好外,國內煤頭尿素企業停產的已達1/3。因此,吁請國家適度調整關于氮肥出口、限價、淡儲等方面政策的呼聲越來越高。
'雖然我們現在的裝置仍正常生產,但只能保持微利,這與前三個季度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江蘇恒盛化肥有限公司分管經營的副總經理黃殿富對記者說。據了解,恒盛化肥是蘇北最大的尿素生產企業,年產30余萬噸尿素。由于具有煤耗低的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多年來一直保持產銷兩旺的良好勢頭,今年上半年實現利潤1.2億元,上繳稅金6300萬元,已經超過了去年的整體業績。但是,近兩個月由于產品價格陡降,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由于成本增加、出口受阻、需求減少等不利因素近期沒有好轉的跡象,估計氮肥企業即將面臨庫存量加大、資金周轉更加困難的局面。除非有政策的強力支持才能夠緩解。'黃殿富分析認為。
地處蘇南無錫的江蘇靈谷化工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目前非常困難。據公司副總經理許燕玉介紹,現在公司面臨三難:一是成本壓力巨大,現在原料煤到廠價格仍高達1400元/噸,盡管采取了利用粉煤自制煤球的措施盡量降低生產費用,但每噸產品1900元的總成本還是與銷價存在較大的倒掛,虧損嚴重。二是面臨巨大的庫存壓力,現在農民用肥季節已基本結束,而受經濟下滑影響,工業需求也大幅下降,再滿負荷生產恐怕要出現嚴重的壓庫。三是市場競爭激烈,本地、外地的生產企業競相壓價。'今年后兩個月的形勢不容樂觀,我們已經停了一條生產線。'徐燕玉無奈地說。
面對困境,不少企業挺不住只好停產。例如,山東恒通化工有限公司已于9月份停止了尿素生產。
國內市場飽和,而國家于今年年初對出口關稅作出的調整,即9月1日至12月31日對氮肥及合成氨特別出口關稅上調至150%的出口政策絲毫沒有松動的跡象。因此,企業希望國家對出口政策能作出適度、適時調整。
江蘇靈谷化工有限公司的徐燕玉說:'國家應當有計劃地出口一部分尿素,以減緩國內過剩壓力,否則,不計成本地拋售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對企業出口化肥的限制時間過長、過死,將給整個行業造成很大的傷害。'
而黃殿富建議,秋種已經結束,化肥淡季儲備應當立即啟動,以保證企業淡季資金的周轉使用。鑒于目前嚴峻的經濟形勢,農資流通企業普遍擔心存貨風險,因而對淡儲積極性不高,持觀望態度的人較多。因此,國家應考慮適當增加尿素生產企業的淡儲任務,并通過貼息貸款的形式給予企業政策支持,以確保氮肥企業淡季生產不至于大幅萎縮,避免明春因淡儲不足而引發肥價的劇烈波動。
對于企業一向'不服氣'的限價政策,企業表示,由于大企業產品出廠價受限價制約,不能在成本上漲或需求旺盛時提高價格獲利,到了淡季自然御寒的'冬衣'就不夠。而一些不顧政策規定的小企業卻抬高了價格,擾亂了市場。目前,國家已作出表示,要在明年定時測算市場化肥價格上漲幅度,及時按相應的幅度給予農戶農資綜合直補。那么,現在應是調整化肥限價政策的時機了。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建議,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盡快取消尿素最高限價,如果不能取消,應及時合理上調限價,同時建立調價機制;恢復氮肥用煤炭價格的監管,增加化肥用無煙煤的重點合同和運輸框架的計劃量,通過控制煤炭價格,抑制氮肥產品成本繼續大幅上升;完善淡儲機制,建議淡儲任務向生產企業傾斜,積極發展工商聯儲,發揮生產企業在淡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