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產業上承高價原材料庫存的巨大慣性,下載消費購買力下降的沉重壓力,真可謂上擠下壓,加上政策調控、行業運轉等因素的影響,2009年初我們經銷商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日前,一位廣西化肥經銷商這樣對記者說。在此同時,一位在上海從事肥料進出口貿易的朋友也無奈地說,他的企業在熬過2008年最后的慘淡銷售月后,正處于生死掙扎的邊緣。
進入2009年1月,江南似乎已有春耕備肥的風聲,但從目前嚴峻的整體經濟環境和持續不明的行業外部因素來看,經銷商層面似乎還未蘇醒。廣西的那位經銷商表示,目前,全國各地的化肥生產廠家都使出渾身解數,聯系、接觸更多的經銷商,而2008年底以來各企業的經銷商會議出臺了五花八門的刺激性促銷措施,但我們還是因為去年大起大落的形勢而心有余悸,行業的不明朗也使廠家和我們都一籌莫展。
“我們這里的許多小經銷商已經不堪重壓,正在和我們攤牌。一方面他們要‘政策’,另一方面則要求給予更多的實際救助措施。前些天,我的一位下級客戶找來,要求將去年高位進貨所造成的損失均攤。我們為了留住客戶也在承受著一部分他們的損失,這樣使得我們可能面臨更大的資金周轉壓力。”廣西的經銷商如是說。幸運的是,2008年在尿素和復合肥高位運行階段,他的出貨量和盈利超過往年,能應付一時。但也有許多小經銷商因為誤判2008年的整體環境,已經處于崩盤的邊緣,實力較弱或者前些年盲目進貨的經銷商已經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我希望低迷的市場能夠在新的一年中有起色,否則一批像我一樣的外貿商將因國內原料需求量減少而淡出市場。”上海一家鉀肥企業的負責人對記者分析說,他在2006年化肥行業充滿機會的時候躊躇滿志地進入這一領域,但在2008年起起伏伏中,生存下去成了他們這種流通供貨方目前最先要考慮的。
肥市中的困則思變
廣西的經銷商對記者表示,從我2008年的銷量來看,我抓住了價格最高時段,同時在價格下行時候及時地跳了出來,因此資金的積累也讓我有可能在目前局勢中努力向產業鏈的上游延伸。這樣不僅加強了我的話語權,也讓我有更多的盈利點。同時,我也在努力扶植我的客戶群體,幫助他們盡可能準確把握行業形勢,在讓他們不虧錢的基礎上更好地做好經營。
作為外貿型的企業,上海的肥料企業負責人提出,目前的局面不明朗不代表沒有機會,這或許意味著經銷商的零庫存壓力將在春耕之后開始顯現,而且由于近期是傳統淡季,或許在目前把握住機會能夠成就自身的發展。同時加上廠家在春耕剛性用肥后原材料采購量的增加,原材料價格將在2009年的某一時段中趨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