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無機復合肥是肥料產業發展中的新秀,逐漸被產業界所重視。通過有機物料與化學肥料的復合,來調節優化化學肥料養分的轉化、釋放和供應模式,從而達到提高肥料養分利用率的目的。有機無機復合肥料兼有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的雙重功效,不但可以培肥地力和改善作物品質,而且是轉化有機廢棄物資源的重要途徑,是未來肥料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日,記者采訪了國內知名的有機無機復合肥料生產企業——山東濰坊市眾和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總經理于忠秀。
《農資導報》:我在采訪中了解到,眾和生物公司起步晚,發展快,成效明顯。請您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于忠秀:濰坊市眾和生物肥料有公司創建于2004年,主要生產眾和牌系列有機肥料、生物有機肥料、有機無機復合肥料等產品,年產能力超過10萬噸,產值過億元,利潤500多萬元。
公司自創建以來,一直致力于利用寶貴的工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研究、開發和生產新型高效肥料,在促進農業增產增收的同時,擔負起實現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公司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利用噴漿工藝生產有機肥、生物有機肥以及有機無機復合肥的設備,參加了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主持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復合肥養分高效優化技術研究”課題,是該課題新型有機無機復合肥料產業化示范基地,同時也是“十五”國家863計劃“生物有機肥研制與產業化開發項目”的產業化示范基地。
《農資導報》:從研發到生產,從銷售到服務,眾和生物公司是如何貼近市場需求的?
于忠秀:面對競爭激烈的肥料市場,公司著重從科技創新和品牌創新入手,聘請國內著名肥料專家,根據市場需求,開發研制新產品。公司利用腐殖酸及糠醛渣、造紙廠污泥、畜禽糞便等有機廢棄資源,研制出適宜糧食作物、蔬菜和果樹的系列新型有機無機復合肥產品,并在濰坊、臨沂、煙臺等地區的小麥、玉米、大蒜、蘿卜、蘋果等作物上進行了廣泛的效果驗證,具有良好的增產和改善品質的效果,肥料養分利用率高,對環境友好。目前,這些產品主要銷往山東、陜西、山西、新疆、廣東、廣西、吉林、遼寧、河南、安徽、江西、四川等十幾個省區,深受農民的歡迎。
2006年以來,公司通過對山東省蒼山縣13個鄉鎮30萬畝大蒜取土化驗診斷后,根據大蒜的需肥規律和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利用有機廢棄物資源研制了具有緩釋功能的低氮低磷高鉀型、中氮中磷高鉀型和高氮高磷高鉀型系列有機無機復合肥產品,并在當地卞莊鎮、磨山鎮、長城鎮、二廟鎮等322個農戶中開展了試驗示范,并獲得成功。試驗示范結果表明,公司研制的新肥料在實現一次性施肥、投肥量比常規田塊減少30%的情況下,解決了大蒜二次生長問題,蒜薹增產22%,大蒜增產18%,節省工時30%。
《農資導報》:腐殖酸對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生物肥力有何作用?
于忠秀:腐殖酸是一種能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數量、增強土壤酶活性的生物活性物質。腐殖酸是一種有機膠體,在土壤中可促進團聚體的形成,有助于改善土壤結構,調節土壤水、肥、氣、熱狀況。腐殖酸的酸性功能團可中和鹽堿土的堿性,對耕層土壤的疏松作用表現為破壞鹽分沿毛細管孔隙隨水分上升,減少表土鹽分含量和降低表土鹽分累積,這種作用可減輕鹽堿對作物幼苗的危害,提高出苗率。離子交換性能是腐殖酸的另一重要特性。腐殖酸的高價陽離子交換容量比一般土壤高出10倍以上,能相應地加速土壤中鈉離子和氯離子的淋洗速度,促進表土鹽分下降。通過測定土壤釋放二氧化碳量的方法證實,施用腐殖酸對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明顯影響,可使土壤中纖維素酶、磷酸酶、蛋白酶活性提高6%~42%。因此,腐殖酸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生物肥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農資導報》:對于企業下一步發展,眾和生物公司是怎樣規劃的?
于忠秀:當前有機肥行業發展迅速,新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而重視產品質量是行業內企業求得發展的根本命脈。化學肥料的產生和推廣應用,對現代農業的生產、發展和保障人類糧食安全奠定了物質基礎。然而,化肥的低利用率和由此帶來的高環境風險,一直是困擾全球的重大問題。所以,發展功能性肥料,走有機無機復合肥料發展之路,是眾和生物公司對未來的選擇。在質量管理上,公司除配備了中級以上專業化驗分析人才外,最近又全部配齊了各種化驗設備和儀器,對產品生產過程進行全程跟蹤檢測,不合格產品堅決不出廠。公司向廣大的經銷商和農民用戶鄭重承諾:“我們不但自己不做假產品,而且帶頭開展行業自律,營造安全放心的農資消費環境,打造中國有機無機復合肥知名品牌,做大做強有機無機肥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