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和財政部日前發布關于改革化肥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其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取消化肥價格限制,對農民采取農資綜合補貼,化肥的優惠政策保持‘。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取消化肥價格限制雖然順應了國內外市場形勢,對相關企業形成利好,但預期化肥價格漲幅有限。
分析人士認為,取消化肥價格限制順應了國內外市場形勢。安信證券化工行業分析師劉軍認為,隨著國際大宗原材料價格的崩潰,國際化肥價格中尿素和磷酸二銨已經低于國內價格,這為化肥價格的市場化改革提供了難得的外部環境。據了解,國內的尿素出廠最高限價1725元/噸,一度低于煤頭企業的生產成本,導致大批的煤頭企業停產,嚴重影響春耕的用肥;磷肥價格由于硫磺價格的回歸,高高在上的限價和企業出廠價格的差距不斷拉大。因此,取消化肥的價格限制或將有利于促進化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保證國內化肥供應。
保持化肥優惠政策,對化肥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政策暫時保留對化肥生產用電、用氣和鐵路運輸實行的價格優惠政策,以及對化肥生產、流通實行的稅收優惠政策。
不過,化肥形成機制改革雖然優化了行業發展環境,對相關企業形成利好,但分析人士并不十分看好后市,預期化肥價格漲幅或有限。‘雖然春耕將增加化肥需求,從而帶動國內化肥價格的上漲,但由于2008年國內化肥行業積壓的庫存量較大,從而使得2月的化肥價格上漲將受到一定的壓制。‘海通證券基礎化工行業研究員鄧勇認為。
從相關統計數據看,我國肥料制造業的庫存環比有較大幅度增長。2008年下半年受到全球化肥價格下降的影響,國內氮、磷、鉀三種肥料的價格跌幅在 30%左右,氮肥和磷肥的價格已跌至成本線以下,從而導致許多小企業停產,庫存積壓較多。根據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協會統計的產成品庫存占用資金量數據,去年11月底肥料庫存達到331億元,同比增長73.09%,較當年8月底的庫存增加了34.62%。‘即使考慮冬儲因素,我們認為化肥產品的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還需要一段時間消化。‘鄧勇表示。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庫存數據是化肥生產商的庫存,并沒有考慮經銷商的庫存情況。另外,由于統計局只公布每年2、5、8、11月的行業數據,因此只能獲得去年11月底的行業數據;但12月是化肥銷售淡季,因而11月底與12月底的庫存變化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