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慶金
產能嚴重過剩
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2006年新增尿素產能400萬噸,2007年在建項目生產能力達490萬噸,2008-2010年規劃建設項目新增尿素產能1110萬噸,其中,2009年全國新增產能大約為430萬噸。2009年預計全國尿素產能將達到6300萬噸,產能過剩超過1000萬噸。
從需求方面講,2007年我國尿素需求量約4600萬噸,2008年尿素總需求量在5200萬噸左右,2009年尿素總需求比較悲觀。首先是國內尿素需求增幅放緩。比如工業尿素,2008年工業尿素需求量為750-800萬噸之間,預計2009年工業尿素需求略高于400萬噸。尿素出口也同樣比較悲觀,國際石油天然氣價格即使回升至50-60美元之間,國際尿素出口還是有壓力。初步判斷,明年尿素出口受阻。
產能逐步釋放、需求增長放緩、出口逐漸萎縮、化肥市場化改革政策的強力推動將使我國尿素市場呈現供需矛盾突出、生產技術連續升級、市場規則不斷更新的復雜局面,國內尿素企業將難以避免劇烈競爭,行業格局也將因此而發生深層次的改變。新一輪的整合浪潮即將出現,整合強度均會高于以前的任何一個時期。
價格走勢趨緩
秋播結束至元旦期間,經銷商備貨壓力大,普遍消極,即使廠商聯儲,經銷商的積極性依然不高。因此,一些人擔心明年春耕旺季需求拉動,會造成市場尿素緊缺,從而拉升尿素價格。張慶金認為,明年尿素需求量沒有太大變化,尿素總供應量變大,基層局部市場的缺貨不會太嚴重。尿素的產量和需求量決定,尿素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實實在在的產能過剩,不但抑制了尿素價格的大漲大落,還宣告了尿素行業已經進入落后產能淘汰的發展階段。
行業進入淘汰階段
尿素價格走勢趨緩,將加快落后產能的淘汰步伐。淘汰必然會導致部分企業關閉破產,退出行業,從而造成一些資產的浪費和損失。但整合也是行業發展不得不經歷的階段,它會使一些優秀企業重新審視自我,通過技術創新、降低成本,從而更加具有競爭力。
未來8-10年,國內尿素企業,將以一種新的形式出現。中石油、中海油、湖北宜化、晉煤集團等企業將成為尿素行業內的第一梯隊企業,產能達到300-500萬噸。未來將出現十幾家集團控制國內產能的局面,大集團合并是一個方向。經過整合,尿素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也會變得更加有序。那么,誰會在這場競爭中被淘汰呢?
成本決定競爭力
行業整合一般會出現大集團之間的聯合,大型企業的集中。單廠裝置產能小的企業,能源消耗高的企業,技術升級比較難,生產成本較大,成為被淘汰的第一批企業。總之,生產成本是決定尿素企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企業生產成本的差距在逐漸拉大,遠離資源省份的尿素企業表現更明顯。遠離資源,生產成本自然要高一些,但是管理水平、節能減排能力差距大的企業,每噸尿素完全成本差距達到300多元。引進新型粉煤液化技術,資金投入動輒十幾個億,一般的企業財務費用就承擔不起,技術升級遇阻。市場接受的是最終的尿素價格,激烈的競爭中,技術落后、綜合管理能力水平低的產能必遭淘汰。
成本競爭力優勢在今年市場的形勢下,會更加重要。張慶金說,若明年煤炭價格全年平均價格在950元/噸左右,發電用煤價格在550元/噸左右,國際石油價格在60-65美元/桶,國內尿素價格才能與國際尿素價格接軌,國際石油價格低于60美元/桶,國內尿素就出不去。過剩產能釋放的1000多萬噸尿素,就造成了明年尿素市場的嚴峻形勢。
張慶金說:“截止到2008年底為止,還沒有聽說哪個還要再上大項目,除非自己有資源,拿到的天然氣價格很低,否則就不敢再上尿素新項目。多出來的1000多萬噸尿素,對國內尿素價格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壓力,這也決定了以后尿素這個行業,不會有太好的日子過。尿素價格的低迷,導致大家都需要在痛苦中煎熬,堅持不下去的企業就要放棄。”
談到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張慶金說:“心連心公司擁有成本領先優勢,隨著明年尿素三期40萬噸項目的投產,以及復合肥產能的進一步擴大,我們的成本優勢會進一步凸現。”
從張慶金的語氣中,記者感受到,大浪淘沙的產業整合中,河南心連心化肥公司將憑借雄厚的實力脫穎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