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ei)一(yi)家大型(xing)農資連鎖企業(ye)在此次(ci)招(zhao)(zhao)標(biao)中贏得了1個標(biao)的。該公司一(yi)位管理人士告(gao)訴記者,'此次(ci)招(zhao)(zhao)標(biao)之所以多(duo)出(chu)來1個標(biao)的,就是(shi)因(yin)為原2008年——2009年度吉(ji)林區域5萬(wan)噸淡儲(chu)量(liang)需重新招(zhao)(zhao)標(biao)。'
這位管理人士進一步(bu)表示,'為(wei)什么國家要進行第(di)二輪(lun)(lun)化肥(fei)淡儲招標(biao)?那是(shi)因為(wei)第(di)一輪(lun)(lun)部分標(biao)的中標(biao)企業并(bing)沒有完(wan)(wan)成淡儲任(ren)務。即使是(shi)沒有退標(biao)的標(biao)的,真實的完(wan)(wan)成情況現在(zai)也不容樂觀。'上述管理人士說。
記(ji)者了解到(dao),其(qi)實從2008年9月開始,化肥淡(dan)(dan)儲就已出現(xian)了進展異常的現(xian)象(xiang)。中農(nong)集團一位(wei)人士表示,去年年末之所以淡(dan)(dan)儲進展不順,資(zi)金問(wen)題是原因之一。
這位人士認為,去年(nian)由于金融危機的爆(bao)發,銀(yin)行對信貸風險(xian)的控(kong)制日趨嚴格(ge)。同時(shi),去年(nian)年(nian)底化肥價格(ge)一(yi)路下跌(die),讓市(shi)場風險(xian)加劇,農資企業因此難以(yi)從(cong)銀(yin)行獲得貸款支持。
但(dan)即使信(xin)貸條件(jian)得到改善,無法預測(ce)的市場風險也讓農資企(qi)業裹足(zu)不前。
江蘇(su)蘇(su)農(nong)農(nong)資(zi)連鎖(suo)集團(tuan)股份有限公司業(ye)務(wu)經理(li)潘(pan)(pan)守(shou)(shou)軍(jun)就曾對媒體表(biao)示,該公司去年年底的淡儲量(liang)只有4~5萬(wan)噸。在解釋'不敢(gan)儲'的原因(yin)時,潘(pan)(pan)守(shou)(shou)軍(jun)表(biao)示,其中之一在于無法(fa)確定市場需求(qiu)。
代鵬舉指出,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制度由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來共同承擔。但生產企業庫存能力有限,流通企業買漲不買跌,實際操作效果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