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四海委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呼吁,總結過去一年來化肥大起大落的經驗教訓,一個重要的感受是:必須建立我國化肥產業預警應急機制。當前化肥產業所遇到的困境,除了經濟危機的沖擊外,缺少化肥產業預警應急機制也是一個主要原因。當初國際市場近乎瘋狂之際,國內企業對國際金融危機將波及實體經濟的態勢缺少警惕,國內進口環節也存在問題,不能及時應對危機變化的情況,使得國內化肥企業在高位接下大量原材料,造成巨虧。同時,政府去年9月份不合時宜地上調化肥出口關稅政策,也說明對危機預警不夠。這些都造成了目前被動的局面。對化肥企業來說,這段慘痛的經歷得到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就是必須建立我國化肥產業預警應急機制。國際市場上原油、硫黃、鉀鹽等化肥原料價格出現了幾倍、十幾倍的波動,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情況。而國內企業對這些原料的進口依賴程度又很大。化肥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又要求其價格不能波動太大,這就給化肥生產企業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估計國內任何一家化肥企業都根本無力單獨應對這一難題。因此,國家必須建立化肥產業預警應急機制,在市場研究、原料儲備、化肥儲備和建立應急資金等方面有所準備。舉全國之力應對國際市場的風云變幻,以保障我國化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