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氯化鉀市場再現低迷,漲上來沒幾天的價格又重新回落到前期成交價格水平:俄羅斯60%紅粉氯化鉀到站價4000-4100元/噸,60%白粉到站4100-4200元/噸,而到了周末時價格又有小幅回落。受國內下游市場需求疲軟以及國際形勢低迷影響,鉀肥經銷商只能以相對低價操作,而且似乎已不再期盼市場能回暖,普遍都認為鉀肥價格將平穩地小幅回落;據了解,個別報價堅挺的大型公司早已陸續以市場上的低價將貨物銷售大半。從上周起大型國產鉀肥廠家已陸續恢復生產,但由于市場低迷、報價又相對較高,銷售不盡如人意,相比之下青海一些小廠生產的含水多、價格低的57%粉狀氯化鉀還是比較受下游青睞,近期由于貨源緊張、出廠價格高端已報至3300元/噸左右。截至目前,09年大合同談判仍無任何結果,受此影響,邊貿處也始終沒有過貨,不過2008 年12月至2009年1月德國“紅牛”牌鉀肥已滲透進國內市場,兩個月的進口量(17.7萬噸)就超出2008年1-11月總進口量(10.6萬噸)7萬多噸,而且下游接受情況良好(據悉到岸價為540-565美元/噸,比前期略有回落)。目前國際上隨著BPC對巴西3-5月的鉀肥現貨銷售價格讓利 25%,為到岸價750-765美元/噸,本周其他國家的高端價格也紛紛回落至該基準線上,但尚不知中國、印度能否借助此次國際價格整體下調之機對新合同價格進行大幅還盤,又或是接受此價格。后期鉀肥還將是國內化肥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下游市場會繼續以謹慎的態度審視著鉀肥的進一步發展。
本周國內硫酸鉀市場銷售略有好轉,其主要原因是局部地區復合肥廠家開工情況有所好轉、拿貨也較前期積極,另一方面是下游擔心后期硫酸價格上漲(據了解,3月中下旬國內到港硫磺價格可能上漲10-20美元/噸),不過成交價格依然徘徊在低端——出廠4000元/噸左右。截至目前前期停產廠家基本都無力恢復生產,硫酸鉀行業開工率依然很低,而且受原料價格不穩定及下游需求疲軟影響,還是有廠家相繼加入停產行列;不過隨著庫存一點點減少后,有部分廠家壓力減輕、逆市報出高價“刺激”低迷市場。目前硫酸鉀市場仍無利好因素可以使廠家擺脫困窘,而出口大門又緊閉著,廠家只能繼續觀望市場,等待可能出現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