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山東省生產化肥41.5萬噸(折純,下同),比上月增長14%,比上年同期下降11.7%。其中,氮肥37萬噸,增長15.4%,比上年同期下降6.98%;磷肥4.5萬噸,增長3.8%,同比下降36.7%。按實物量計,生產化肥107.3萬噸,其中,生產尿素74萬噸,比上月增長15.4%,同比下降1.03%,扭轉了2008年10月以來逐月下降的局面;碳銨10.3萬噸, 比上月增長20.2%,同比下降37.7%;生產磷銨2.4萬噸,比上份增長2918.2%,同比增長5.1%;三元肥20.6萬噸, 比12月份下降24.9%,同比下降44.6%。
山東省企業整體集中度偏低,缺乏規模競爭優勢,嚴重制約著山東省化肥工業的發展。在全省26家尿素企業中,50萬噸以上僅有7家,平均產量為40萬噸/年,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更關鍵的問題是企業的裝備水平較差,創新能力較弱,目前能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國際領先工藝水平的企業相對較少,大多企業生產工藝停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水平,規模的擴張僅為簡單的復制,成本并沒有大的下降。
煤炭供應鏈條脆弱。山東魯西化工集團春節后煤炭供應一直是價高貨緊,近幾天到廠價格達到了1300多元/噸,且供應量明顯不足,企業庫存僅夠7天生產需要。尤其是近期山西出現了瓦斯爆炸事故,煤炭供應更是雪上加霜。
鐵路運輸緊張,春耕用肥發運不暢。山東省目前尿素產量在1000萬噸左右,而消耗不超過500萬噸,存在著大量的外運需求,但鐵路運輸無法形成有效的保障。山東魯西化工集團目前有近10萬噸肥料因為發運不暢不能外運。山東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的化肥火車發運困難,主要原因是鐵路專用蓬布一直告急,影響正常發運。
復合肥產能過剩、假冒偽劣盛行,施可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化肥門檻過低,小規模企業泛濫,浪費資源,加上市場監管存在多頭管理,很多地方存在“打真不打假”的現象,使正規企業生存環境困難。普通化肥當季利用率較低,新型緩控釋肥推廣較困難。
為保持山東省化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除了化肥企業自身練好內功、夯實運營基礎、提高運營質量外,更需要借助有關部門提供政策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一是落實好化肥生產經營優惠政策。建議給企業營造相對寬松的經營環境,就價格機制進行調整,保障煤炭的供應、質量和運輸。
二是迫切希望疏通各方面物流運輸環境,保證農用市場投放及時。
三是完善化肥流通企業儲備制度。目前化肥儲備模式基本落實,但效果有限。建議加大工業化肥淡儲和生產企業的淡儲比例。同時建議各地進一步擴大農業投入,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增加肥料、用水補貼。
四是建議加大對化肥行業龍頭企業技術進步的支持力度,篩選一部分先進煤氣化技術、節能技術改造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在政策、資金、立項、評估中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