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年產40萬噸尿素擴建項目一次開車成功。該項目是心連心公司于2007年6月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之后第一個募集資金項目,是公司堅持科技興企目標,把目光瞄準行業科技的最前沿,大膽采用新技術所實現的又一次跨越。
心連心公司繼成為全國第一家將年產4萬噸尿素裝置改造成30萬噸裝置的企業之后,又在18/30(年產18萬噸合成氨、30萬噸尿素)工程的基礎上實現了新的突破。隨著24/40(年產24萬噸合成氨、40萬噸尿素)項目的投產,公司擁有了3條尿素生產線,可實現年產120萬噸尿素、30萬噸甲醇、50萬噸復合肥的生產能力,尿素年產能位居全國第四位。在金融危機仍在蔓延的背景下,24/40項目的投產大大提振了公司擺脫行業不利因素影響,保持公司持續發展態勢和再創輝煌的信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心連心公司是國家百萬噸化肥生產基地,河南省規模最大、生產成本最低的尿素生產企業。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興旭倡導“篤信好學”的企業精神,密切關注行業科技進步的最新動向。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創新體系,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完備;設立了內部專利制度,鼓勵員工技術革新。技術創新制度每年催生數十項技術成果及廠內專利,管理創新制度在各個經營環節每年產生數十項成果。公司的ERP系統整合了全公司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實現了內部資源共享,主要工藝流程實現了微機控制,管理人員網上辦公,實現了辦公自動化,給公司帶來了高效率,提高了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為了保證設備水平的高起點、高水準,心連心公司全部采用了氮肥行業推廣的18項先進技術。在設備選型上,他們不吝資金,大力引進科技含量高、安全系數高的設備,積極引進全國最新的科技成果。在采用節能先進技術方面,近年來,心連心公司從“雙高一優”尿素擴改項目,到18/30項目,再到剛剛投產的24 /40項目,都采用了作為全國最大的氨醇產業研發中心和氨醇裝備制造中心的湖南安淳高新技術有限公司的技術及設備。
24/40項目采用湖南安淳公司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的氨合成系統新技術、合成氨原料氣醇烴化精制新工藝、低壓甲醇合成技術等高新技術精品。其中氨合成新技術、合成氨原料氣醇烴化精制新工藝分別于1995年和2004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8/30項目在全國第一家采用安淳公司率先開發的直徑2米的氨合成裝置,將合成系統的運行壓力降至22MPa以下,節電效果明顯;24/40項目又率先采用安淳公司開發的國內最大的直徑2.5米氨合成裝置,使合成系統的運行壓力再降至18MPa以下,同時實現了低壓聯醇烴化,節電效果更加明顯。
心連心公司長期致力于發展循環經濟,堅定不移地走綠色化工之路,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和設備。早在24/40項目投產之前,心連心公司的源頭控制,污水零排放項目就被環保部、財政部立為樣板,在全國同行業推廣,獲得了“全國化工清潔文明工廠”稱號。在24/40項目中,他們采用了2.5MPa全低溫變換、2.2MPa變壓吸附(PSA)脫碳、常溫精脫硫、10MPa雙甲精制、22MPa氨合成等國內先進工藝,項目投運后,噸氨綜合消耗將比老裝置節約40千克標煤,達到行業一流水平。
劉興旭提出了心連心公司新一輪的發展規劃和戰略目標:堅持肥、化、電一體化的煤化工發展方向,做強做大主導產業,向上下游領域延伸,將心連心品牌做成國內名牌,把心連心公司建成大型的煤化工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