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各(ge)棉(mian)鈴蟲區(qu)(qu)域(yu)測報站監測,今年(nian)全(quan)國(guo)大部棉(mian)區(qu)(qu)一代棉(mian)鈴蟲幼蟲總殘蟲量偏(pian)低,當(dang)前棉(mian)花長勢較好,苗情明顯好于去年(nian),結合(he)6月(yue)份氣象條(tiao)件綜合(he)分析,預(yu)計今年(nian)第(di)二(er)代棉(mian)鈴蟲發(fa)(fa)生(sheng)(sheng)面積(ji)約3300萬畝。其中,黃河(he)流域(yu)和(he)(he)新(xin)疆(jiang)(jiang)棉(mian)區(qu)(qu)為重點發(fa)(fa)生(sheng)(sheng)地區(qu)(qu);山(shan)(shan)東(dong)西(xi)部、新(xin)疆(jiang)(jiang)北疆(jiang)(jiang)大發(fa)(fa)生(sheng)(sheng);山(shan)(shan)東(dong)其余地區(qu)(qu)、河(he)北南(nan)部、新(xin)疆(jiang)(jiang)南(nan)疆(jiang)(jiang)北部偏(pian)重發(fa)(fa)生(sheng)(sheng);山(shan)(shan)西(xi)、河(he)南(nan)、新(xin)疆(jiang)(jiang)南(nan)疆(jiang)(jiang)南(nan)部和(he)(he)東(dong)疆(jiang)(jiang)中等發(fa)(fa)生(sheng)(sheng);遼寧、天津、陜西(xi)、安徽、江(jiang)蘇、湖北、湖南(nan)、江(jiang)西(xi)、四川(chuan)等地偏(pian)輕(qing)發(fa)(fa)生(sheng)(sheng)。
第一(yi)(yi)代成(cheng)蟲發(fa)生盛期(成(cheng)蟲盛期推后(hou)3天(tian)即為二(er)代卵盛期)與(yu)常(chang)年比較(jiao),新疆、江西偏早,山(shan)東、安徽、湖北偏晚,全國其(qi)他大部棉區接近常(chang)年。各(ge)地第一(yi)(yi)代成(cheng)蟲發(fa)生期預測值(zhi)如下:
省份 |
成蟲發生盛期 |
與常年比較 |
與去年比較 |
河北 |
6月15-25日 |
接 近 |
接 近 |
山東 |
6月12-22日 |
晚2天 |
早2天 |
河南 |
6月10-20日 |
接 近 |
接 近 |
山西 |
6月16-21日 |
接 近 |
接 近 |
陜西 |
6月14-24日 |
接 近 |
接 近 |
天津 |
6月15-25日 |
接 近 |
接 近 |
安徽 |
6月15-18日 |
晚2天 |
接 近 |
江蘇 |
6月18-25日 |
接近 |
早1天 |
湖北 |
6月10-22日 |
晚2天 |
晚1天 |
湖南 |
6月13-20日 |
接 近 |
接 近 |
江西 |
6月10-23日 |
早2天 |
接 近 |
四川 |
6月10-15日 |
接 近 |
接 近 |
新疆 |
南疆6月20 -25日 北疆6月27日-7月4日 |
早3-5天 |
早2天 |
預 報 依 據
一、全(quan)國大部棉區(qu)一代(dai)幼蟲(chong)總殘蟲(chong)量比(bi)歷年(nian)偏低
第一代棉鈴蟲(chong)各(ge)寄(ji)主田總殘蟲(chong)量與(yu)歷(li)年同期平均值相比,新疆和(he)(he)山(shan)(shan)東偏(pian)高(gao)21.1%和(he)(he)5.9%,其他(ta)大部棉區(qu)普遍(bian)偏(pian)低(di)(di),其中安(an)(an)徽、江(jiang)(jiang)蘇(su)、山(shan)(shan)西(xi)、河北(bei)、河南和(he)(he)湖(hu)北(bei)分別(bie)偏(pian)低(di)(di)49.0%、37.4%、35.8%、34.5%、19.1% 和(he)(he)7.1%。與(yu)去年同期相比,山(shan)(shan)東和(he)(he)湖(hu)北(bei)分別(bie)偏(pian)高(gao)248.3%和(he)(he)69.6%,安(an)(an)徽、河南、河北(bei)、江(jiang)(jiang)蘇(su)和(he)(he)山(shan)(shan)西(xi)分別(bie)偏(pian)低(di)(di)80.2%、69.6%、54.2%、44.8%和(he)(he)22.8%。
二、大部棉區棉花長勢較好,有(you)利于二代棉鈴(ling)蟲發生(sheng)危害(hai)
5月份以來,全國大部棉區熱量充(chong)足,棉花總體長勢較(jiao)好(hao)(hao),出苗率較(jiao)高(gao),苗齊苗壯,5月下(xia)旬棉苗單株真葉(xie)數4-6片,苗情明顯好(hao)(hao)于去年;一類棉田(tian)面(mian)積比(bi)率與常(chang)年比(bi)較(jiao),新疆、安徽、山東和河南分別偏(pian)高(gao) 11.0%、8.3%、6.4%和5.0%,河北、江(jiang)西、湖南接近,江(jiang)蘇、山西和湖北分別偏(pian)低5.6%、4.4%和3.7%。二代棉鈴蟲主(zhu)發區棉花生(sheng)(sheng)長較(jiao)好(hao)(hao),為其發生(sheng)(sheng)為害提供了充(chong)足的(de)(de)食料條件和繁殖場所。但近幾年,黃河流域、長江(jiang)流域棉區轉Bt基(ji)因抗(kang)蟲棉種(zhong)植比(bi)率超過90%,新疆南疆也有一定(ding)面(mian)積的(de)(de)抗(kang)蟲棉種(zhong)植,對二代棉鈴蟲幼(you)蟲的(de)(de)發生(sheng)(sheng)有較(jiao)強控制作用,田(tian)間表現(xian)卵(luan)量高(gao)而(er)蟲量不(bu)高(gao)、為害不(bu)重的(de)(de)現(xian)象。
三、天氣條件對全國大部(bu)棉(mian)區(qu)二(er)代棉(mian)鈴蟲發(fa)生有利(li)
據(ju)國家氣候中(zhong)(zhong)心預測, 6月份全國大部(bu)棉(mian)區氣溫較(jiao)常年同期(qi)偏(pian)高、降水偏(pian)少,其中(zhong)(zhong)新疆大部(bu)、山西(xi)大部(bu)、江(jiang)蘇(su)南(nan)部(bu)、安徽南(nan)部(bu)等(deng)地氣溫偏(pian)高1~2℃,有(you)利(li)于二(er)代棉(mian)鈴蟲(chong)(chong)的(de)發(fa)生為害。但山東、遼寧、安徽北部(bu)、江(jiang)蘇(su)大部(bu)降水偏(pian)多,對一代成蟲(chong)(chong)的(de)化蛹羽化和二(er)代幼蟲(chong)(chong)發(fa)生為害有(you)一定(ding)抑(yi)制作用。
來源: 全國農業技術推(tui)廣服務中心病蟲(chong)害(hai)測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