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各地近期調查的麥田一代幼蟲及燈下蛾量情況,結合天氣預報,預計一代成蟲高峰期在6月下旬,二代幼蟲將偏輕發生,局部偏重發生,為害盛期在6月底至7月上旬。
預報依據:
1、麥田一代幼蟲密度。據各地5月下旬麥田調查,一代幼蟲蟲量關中西部高于歷年,關中東部、商洛低于歷年。岐山縣蟲田率20%,平均0.06頭/m2;隴縣被害株率20%,平均0.5頭/m2,最高3頭;臨渭區平均0.13頭/m2;商州區0.33頭/m2;山陽縣1.40頭/m2 。
2、一代成蟲燈下蛾量。各地誘蛾情況表明,一代成蟲始見期較往年略早,燈下蛾量高于歷年。陳倉區始見期4月21日,與常年持平,截至5月31日誘蛾8頭,為歷年來最高;隴縣始見期4月26日,較常年早2-3天,截止6月5日,累計誘蛾40頭,比2008年多23頭;商洛誘蛾量低于歷年,截止6月10日誘蛾量,商洛市278頭,洛南縣94頭,山陽縣160頭,為近年同期最低值。
3、田間環境。近年來小麥高留茬及玉米硬茬免耕播種技術的推廣,為粘蟲的發生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環境條件。
4、氣象條件。據氣象預報,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全省多陰雨天氣,對一代成蟲的遷飛沉降、產卵較為有利,對二代幼蟲孵化有利。
粘蟲(chong)是(shi)一種遷飛(fei)性(xing)(xing)害蟲(chong),具(ju)有突發性(xing)(xing)、暴發性(xing)(xing)特點,請(qing)各地密切監測發生動態,及(ji)時發布預警信息,及(ji)時組織和動員農(nong)民開展防治,以防在局部地區造成(cheng)毀種田(tian)塊。
來源:陜西省植物保護工作總(zong)站(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