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農藥市場 > 正文

新政實施一周年 農藥商品名退市僅半


農資網 2009年7月1日 09:51 【
2007年12月8日,農業部頒布了《農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宣布將取消農藥商品名,分三個階段進行:從發布之日起不再受理新的商品名的申請;對于已經受理的商品名稱、農藥登記證,要在2008年7月1日之前進行更換,已經受理的農藥商品名,生產廠家有半年過渡期,2008年6月30日前可以使用;已經在市場上流通的產品,只要在保質期內就可以使用。

  農藥商品名取消政策的出臺,被業界認為是加快農藥行業整合的巨大推動力之一。明天,新政將滿一周歲,曾被業界寄予厚望的這個政策執行是否順利?還存在哪些問題?為此,南方農村報記者經過多番調查,試圖為大家展示新政給業界帶來的變化和新亂象。

        ——編者

  □文/圖 本報記者 徐建華

  “50%甲胺磷,高效廣譜。”近日,南方農村報記者在南雄市雄州街道豐收農業生產資料服務部發現,一種標稱“廣西易多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農藥產品,包裝上赫然打著這樣字眼。

  難道被農業部明文規定禁用的高毒農藥甲胺磷再次重現江湖?仔細一看,原來在“50%甲胺磷”幾個字的旁邊,還有極不明顯的“替代”兩個字,而這個農藥產品原來的成分“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是用極小的字體標注在標簽左上角的位置。

  日前,在農藥禁用商品名的新政實施將滿一年之際,記者走訪了南雄、羅定、恩平、開平、新興等地,對當地的多個農資店進行了調查了解,發現已有不少廠家遵守新政,用上了規范化的新標簽,但仍有近半的農藥產品商品名涉嫌違規。廣東省植保總站藥檢科科長黃怡林透露,由于執法上的差異,不同地方商品名退市進度差別較大,估計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商品名農藥,數量僅僅下降一半。

標簽違規方式多

大多源自小企業


  羅定市農業局種植業股股長張漢均介紹,即使新政已經實施,但目前市場上流通的農藥產品,標簽違規現象仍然形形色色。

  張漢均說,除了廠家在生產時間上鉆政策空子外,還可歸納為四大類:一是商標名大于通用名或通用名從顏色、字體上被弱化,像深圳某企業生產的腐霉·福美雙(商標立佳欣,2009年4月1日生產)、山東x禾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丙溴·辛硫磷(商標力克螟,2009年2月7日生產)等;二是打擦邊球,字體顏色上刻意弱化生產廠家而突出經銷商,或弱化通用名某些字體,以傍名牌,如x禾(江蘇)農藥有限公司銷售的撲虱靈(標稱廠家上海東方農藥廠)、上海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銷售的三環唑(標稱廠家浙江省東陽市東農化工有限公司)等;三是干脆不寫生產日期,或模糊不清,如廣州市x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樂帥(40%乳油)、山東x達化工生產的富歌等;四是無視新政,仍然生產商品名產品,如廣州市x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金治(有效成分咪鮮胺,2009年2月25日生產);有些甚至用千分號表示有效成分含量。

  找到違規的產品,再順著產品找廠家,記者發現這些標識不規范的產品大多源自小的生產或委托生產企業。

  對此,廣西安泰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巫天祥分析,取消農藥商品名,是所有農藥廠家都面臨的嚴峻挑戰,農藥企業在承受同質化生產的巨大壓力下,又將面臨品牌個性被弱化后所帶來的強大營銷壓力。

  “而這些壓力不是小企業能及時消化的。”廣東惠千村農資(連鎖)有限公司新興分公司(簡稱惠千村)總經理黎澤文說,實施新政后,那些小型的、只有一兩個產品生產證的企業,一旦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一個證弄出十幾、幾十個產品,他們將面臨或被市場淘汰、或被大企業收購吞并命運,于是出現了目前以小企業帶頭違規的混亂局面。

禁用實施一周年

市場流通少一半


  “但一般大企業不會這樣干。”廣西安泰化工市場總監梁天輔表示,新政下,大企業一般可以輕松應對。既可以靠公司的實力,或申請注冊商標、或加大廣告宣傳企業品牌來消壓,也可通過并購整合同類產品,以達到擴大市場,使自己立于不敗。

  梁天輔的說法在各大農藥店得到了印證。記者在羅定、恩平、開平、新興等地的農資市場調查發現,擺在貨架上的農藥產品,已經換上了“新裝”的不在少數。在大多產品標注生產日期的蓋頂,記者見到這些在2008年7月1日之后生產的,特別是出自大企業的產品,標簽大多合格。

  張漢均說,羅定的農藥市場一直很亂,沒施行新政前,農藥產品五花八門,同一個廠家,同一個有效成分,卻變出十多個、甚至幾十個不同商品名農藥。比如某些農藥店,假如按商品名算,估計同時有50個產品在出售,但按通用名計,也就20-30個。

  然而,新政實施后,情況有所改善。根據羅定農業部門近期的調查,張漢均認為目前羅定農藥市場上流通的農藥,標商品名的產品起碼少了四成。

  在新興惠千村經營部,這種喜象同樣存在。其業務經理彭聰說,以前惠千村代理的產品種類大約在300個(商品名)左右,目前已經變為了僅有100個左右,其中部分是2008年7月前生產的。他估計,目前在新興流通的農藥產品商品名約少了七成。

  對此,廣東省植保總站藥檢科科長黃怡林認為,新政后,由于執法上的差異,有些地方商品名退市表現快,有些比較緩慢;不過,整體情況是目前在廣東市場上流通的農藥產品,起碼已經有五成以上用了通用名。“主要原因是大廠家基本按照新政生產標簽。”江蘇克勝化工集團華南區域經理朱兆春認為,大廠家因為可打企業品牌,所以沒了商品名也能很快適應,沒必要違規。在新興等地多個農資店調查發現,山東、江蘇、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的一些大農藥企業,近期生產的農藥產品,標簽基本符合新政。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舉報】 【關閉】【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