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經濟危機影響,國內尿素市場延續著2008年年末的低迷進入2009年。年初正處于化肥淡儲期間,尿素價格持續低迷,1700元/噸的出廠價同比去年下降了100元。隨著春耕的臨近,從2月中旬開始尿素價格開始上揚,每年春耕期間全國尿素市場都將東北地區作為風向標,今年也不例外.由于貨源大量涌向東北,造成山東、河北等地區貨源吃緊,再加上江西九江石化、云天化等氮肥企業的停工檢修,尿素出廠價由北向南出現迅猛增長,到3月上旬市場零售價已突破2000元/噸的大關,此次漲價是繼尿素市場低迷局勢后反彈最為強勁的一次。加上基層市場“買漲不買落”的心態及部分廠家的惡意炒作,國內尿素市場被蒙上一層緊張氣息。
3月中旬,國家發改委迅速出擊,出臺了《六省區商業淡儲企業提前將尿素投放市場》的決議,原本緊張的市場得到了緩解,價格迅速下滑,保證了春耕的順利進行。春耕過后,尿素產量急劇增加,3-6月份國內尿素月產量均突破500萬噸,從而供需矛盾加劇,價格由3月份峰值下跌至今日,市場依然萎靡不振。
國內尿素產能的肆意擴建與市場的需求萎縮形成矛盾,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國生產尿素3164萬噸,同比增幅為8.9%,但與之相對的是我國工農業用肥的下降和出口的減少。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農民收入減少,投資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到尿素在農用市場上的消費,預計今年農用需求量僅為4000萬噸;與之受影響的還有工業需求,據悉今年工業需求尿素預計只有500-600萬噸;在出口方面,110%的關稅將尿素阻擋在國門之內,再加上國外尿素市場的疲軟,今年上半年我國共出口尿素68萬噸,同比去年減少了80.8%,約300萬噸,無形之中又為國內的尿素市場增加了壓力。
尿素價格的不穩定、市場交易的萎靡,讓經銷商不得不小心行事。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經銷商都抱以持幣觀望心態,隨銷隨進,不敢輕易進貨,所以說經銷商對于市場信心的嚴重缺失導致國內尿素庫存無法消化,使得國內供大于求的局勢愈演愈烈。
供需:供求失衡 過剩形勢難改
目前,我國尿素產量已蟬聯世界之首,產量過剩、供大于求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預測:2009年我國尿素產量將達到5100-5200萬噸,但由于河南心連心、內蒙鄂爾多斯聯合化工等尿素裝置的陸續投產,預計全年將會有400多萬噸的新增產能,再加上去年受經濟危機影響原本打算投產的企業延續到今年才開工,今年國內尿素產能將會突破6000萬噸。
2009年1-6月份,我國尿素產量逐月增加,雖然國內外市場都不景氣,但生產企業的步伐沒有停止,除1月份月產量比去年同時期略有下降外,從2月份開始每月均有增幅,其中5月份增長最快,當月尿素產量接近600萬噸,與去年同比增加23.9%,如此巨大的產量使得我國尿素市場難以消化。
我國尿素產地從產量排名依次為山東、河南、山西、四川、內蒙古、湖南、河北,其中山東省是我國最大的尿素生產基地,總產能超過1000萬噸, 2009年1-6月份生產尿素528萬噸,占全國同期產能的16%,生產原料為無煙煤,在中國尿素生產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與產量猛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出口的大幅下滑。今年1月份,我國尿素出口征收10%的淡季關稅,出口量還不到20萬噸,但從2月份開始均征收110%的高額關稅,更加阻礙了尿素的出口,今年1-5月份,我國尿素共出口68萬噸,同比下降80%。
從全球市場分析,國際尿素出現過剩現象,根據IFA的預測,2009年全球尿素最大供應能力預計為1.592億噸,但是分析全球的主要尿素出口國可以看出,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尿素主要出口國的生產能源基本以天然氣為主,我國存在以煤炭為主、天然氣和石油為輔的格局,在尿素的出口中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從我國尿素出口可以看出,出口關稅政策的頻繁調整導致中國尿素出口的不確定性增加。從出口區域觀察,目前國內尿素出口國仍以美國和東南亞為主,在今年的出口國中,新增的坦桑尼亞等非洲、南美洲國家成為新亮點。
后市:產能釋放 供求矛盾加劇
國內市場:上半年為尿素的銷售旺季,到了下半年農業用肥需求減少,價格仍將以低位為主。上半年國內尿素總產量已達到3164萬噸,下半年仍有中石化、中石油等分公司200萬噸的尿素裝置投產,預計還將有3000萬噸的產能釋放,按照中國氮肥協會預測,全年出口量只會維持在200萬噸左右,其中工業用肥500-600萬噸,農業用肥4000萬噸,總共國內消化產量4500-4600萬噸,將會略有剩余1200-1300萬噸,屆時下半年的尿素市場將會更加嚴峻。
國際市場:在國內市場供過于求的同時,國際市場同樣出現過剩情況,據IFA預測,2009年上半年即使不計算中國可能出口的尿素數量,國際市場尿素的供應量滿足需求還有剩余,因此第三季度國際市場尿素價格很難出現大幅上漲的情形,對出口成本較高的中國尿素形成壓力,即使出口關稅下調至10%乃至延長出口期限,中國尿素出口形勢仍難以樂觀。
中國尿素產能已經明顯供大于求,未來二、三年內產能還將進一步增加,導致供大于求的形勢更加惡化,在剛剛出臺不久的《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國家明確提出要優化配置、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有助于中國氮肥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