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區尿素價格經過短暫上漲后本周開始不斷回調,究其原因,主要是出口期望落空和供應過剩導致。
7月份以來尿素出口可以說是支撐國內行情趨穩甚至反彈的主要因素,然而由于9月15日開始中國尿素出口關稅稅率將上調至110%,而目前已時至8月中旬,僅還有1個月的發貨時間,時間較為緊張,出口新簽定單量減少;同時因前期到貨較多,國內主要化肥出口港煙臺、青島及連云港等港口均在限制尿素到港,這令本來時間緊迫的出口形勢越發嚴峻;而更令出口市場雪上加霜的是國際尿素價格開始呈現下滑趨勢,黑海、波羅的海尿素離岸價已經下滑至240美元/噸。
而影響尿素行情走勢的另一主要因素是供應。近段時間國內的確陸續有廠家停車檢修,但是多為小廠,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停車或減產的尿素產能僅有約600 萬噸,占國內總產能的不足十分之一,而7月份尿素產量繼續保持同比、環比增長的勢頭,所以供應量依然較大。需求方面,國內需求依然清淡,農業市場正值需求淡季,工業需求有限,下游經銷商都持幣觀望,對下半年市場不看好。
近期無煙煤價格的不斷下滑使尿素更是失去了成本的支撐。山西晉城無煙中塊煤車板交易價已經下滑至830元/噸,據悉山東部分廠家到廠價也在900元/噸左右。
總體看來尿素后市依舊不樂觀,但受成本的影響,以及企業陸續開始實行淡儲、聯銷等操作,所以價格下滑空間也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