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己擁有天然氣田控制權或本身就是中石油、中石化下屬子公司的化肥企業,在“氣荒”來襲時,還可以保證70%的開工率,但對于那些本來就沒有穩定天然氣供應的企業來說,面臨的可能就只有停產檢修這一條路了。
“鑒于公司目前狀況,我不方便接受記者采訪。”重慶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高先生以在開會為由匆匆掛斷了記者的電話。而據公司生產經營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透露,該公司氣頭尿素生產自去年11月19日因天然氣供應中斷而被迫停車,開工時間未定。
建峰化工擁有年產58萬噸尿素、5萬噸高濃度復合肥的生產能力,尿素生產主要以天然氣為原料。
同是化肥行業上市公司,河北滄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則要幸運些。“公司今天剛開車,中石油恢復供氣了。”滄州大化一位人士近日在電話里有些欣喜地向記者表示,經歷了40多天的停車,公司終于復產了。該公司同樣擁有年產50多萬噸尿素的生產能力,主要從中石油公司購買天然氣。
遭遇“斷氣”困擾的并不只有建峰化工和滄州大化兩家公司,國內絕大部分以天然氣為生產原料的化肥企業都深陷無氣可買的窘境。去年11月份,由于天氣寒冷等原因,天然氣供應趨緊,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氣產量、管道輸送量即使發揮到最大也不能同時滿足工業和民用所需氣量。國家發改委印發通知,要求做好迎峰度冬期間天然氣供應保障工作,把確保居民生活用氣放在第一位。在“保民用、壓工業”原則的指導下,各地壓縮了對企業的供氣量,眾多以天然氣為生產原料的化肥企業被迫停產。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分析師徐洪志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據他估計,對于那些自己擁有天然氣田控制權或本身就是中石油、中石化下屬子公司的化肥企業來說,在“氣荒”來襲時,還可以保證70%的開工率,但對于那些本來就沒有穩定天然氣供應的企業來說,面臨的可能就只有停產檢修這一條路了。“建峰化工本來計劃在去年底今年初啟動80萬噸的尿素裝置投產,現在只能推遲到今年5月份了。”徐洪志說。
天然氣不僅是清潔能源,作為生產原料也比煤炭價格低一些。按照用途來劃分,中國的天然氣分為三種:民用天然氣、工業用天然氣和化肥用天然氣,不同用途的天然氣價格不同。而目前,中國化肥生產用天然氣是計劃內用氣,化肥用天然氣的價格一直享受優惠政策。
“化肥用天然氣的價格只有工業用
天然氣價格的一半。”徐洪志說,以尿素生產為例,每噸氣頭尿素生產成本大約比煤頭尿素生產成本要少200~300元。但由于目前天然氣供應不足導致市場價格上漲,氣頭尿素企業的成本優勢將消耗殆盡。
中國科學院能源戰略規劃委員會專家曾興球日前指出,未來3~
5年天然氣短缺的局面可能還將持續。據悉,有關部門已經向國務院提交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生產化肥用和工業用的天然氣價格每立方米可能將提高0.3元~0.6元。
徐洪志表示,盡管天然氣價格上漲的方案沒有正式批復,但上漲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而且企業已經在承受由于天然氣短缺帶來的實際價格上漲的壓力。
“連供應都成問題,優惠政策的執行就要大打折扣了,化肥企業的用氣量能有1/3的比例執行優惠價格就不錯了”。
氣荒籠罩下,氣頭化肥上市公司的業績自然表現不佳。滄州大化日前稱,公司2009年度凈利潤比上年度大幅下降55%~60%。
公司稱主要原因為公司2009年大檢修時間較長,使尿素產品產量減少;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產品價格受金融危機影響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公司被停供天然氣而導致尿素及硝酸生產裝置停產。
云天化預計公司2009年凈利潤同比減少50%以上,原因之一為受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影響,公司合成氨、尿素裝置有效生產時間減少、停車損失增加。
徐洪志建議氣頭化肥企業通過提高生產工藝、控制生產規模來應對成本上升壓力,同時還可以考慮增加煤頭尿素的生產,涉足其他化工領域,延伸產業鏈條來分散經營風險。不過,他同時表示,這些措施并不能解決氣頭化肥企業的燃眉之急,企業由于氣荒引發的陣痛一時還難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