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不僅劉偉中們在猶豫,學界也一直在爭論。而縱觀水稻育種品種更替歷史,自從19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個雜交水稻品種,雜交稻與常規稻在產量、品質、價格上的較量便開始。近段時間,網絡上流傳的一篇湖南水稻專家的文章《對雜交水稻的不實宣傳應該糾正》,再次把這個爭論了40年的話題重新炒熱。
“目前,同品質的常規稻與雜交稻產量相差不過幾十斤,而雜交稻的米質與常規稻卻相差甚遠。確實不能夸大雜交稻的作用。”省農科院水稻所抗病育種研究室主任廖耀平表示,只是雜交稻適應性廣,可在山區與中低產田廣泛種植。接下來,二者的較量仍將繼續,常規稻因可自留種,經營效益低,科研力量逐漸薄弱;而雜交稻卻逐年加大投入,直到戰勝常規稻,獨霸稻種市場。
產量差距日益縮小
“2009年早造種植的優質常規稻產量達465公斤/畝,這讓我很驚奇。”近日,恩平市牛江鎮水稻種植大戶馮振強說。
“目前常規稻的產量已不低于或高于兩系、三系雜交稻。”省農科院水稻所新品種選育研究室主任周少川表示,以常規稻“黃華占”為例,在一季稻作區產量為550-650公斤/畝,雙季稻作區為450-500公斤/畝。
當前水稻品種推廣過程中,由農業部認定的“超級稻”是最大的賣點。為了直觀區分出常規稻與雜交稻之間產量差距,南方農村報記者查詢了2009年廣東省農業主導超級稻品種相關資料:超級常規稻“桂農占”省區試平均畝產424.07-446.33公斤,超級常規稻“玉香油占”為463.28-518.18公斤;超級雜交稻“培雜泰豐”省區試畝產455-498.4公斤;超級雜交稻“華優665”為480.3-516公斤,超級雜交稻“天優998”為440.6-450.6公斤。對比發現,兩者之間的產量差距并不大。
“若(ruo)同品質的常(chang)規稻與(yu)雜(za)交(jiao)(jiao)稻相比,產(chan)量相差不(bu)過幾十斤。”廖耀平分析,1970年代(dai),常(chang)規稻與(yu)雜(za)交(jiao)(jiao)稻產(chan)量每(mei)畝能差200斤左右,雜(za)交(jiao)(jiao)育(yu)種(zhong)(zhong)(zhong)的突破(po)確實(shi)使水(shui)稻單產(chan)在(zai)(zai)矮稈良種(zhong)(zhong)(zhong)基礎上提高了20%左右,但隨著常(chang)規育(yu)種(zhong)(zhong)(zhong)水(shui)平提高,產(chan)量的差距在(zai)(zai)逐漸縮小。雜(za)交(jiao)(jiao)育(yu)種(zhong)(zhong)(zhong)有雜(za)交(jiao)(jiao)優勢,但往往不(bu)表現在(zai)(zai)產(chan)量上,而是對不(bu)同環境、土壤的適應性(xing)上。
品質差距仍較大
“消費者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水稻育種的目標已轉向優質、高效。”周少川說,雜交稻的品質仍遠遠比不過常規稻。廖耀平表示,多年來雜交稻的品質趕不上常規稻主要受育種材料限制,常規育種不受父母本限制,靠多個組合選擇優異株系;而雜交育種,堊白粒率、堊白度、堊白大小很難突破,若不育系品質較差,很難找到與之相配品質又好的恢復系。
記者從廣東省種子管理總站了解到,近年來廣東水稻播種面積在2900萬畝左右,常規稻與雜交稻的種植比例為1:1,2009年全省水稻優質率為65%,其中優質稻中絕大多數以優質常規稻為主。在2009年廣東省農業主導水稻品種中,8個常規稻品種的米質或外觀品質全部達到國標或省級標準;而15個雜交稻品種,只有6個品種達到相關標準。
品質等級差異直接體現在稻谷的售價上,馮振強舉例當地商品糧價格,2009年早造,百斤雜交稻售95-100元,常規稻110-120元,優質常規稻130元;2009年晚造,百斤雜交稻售110元,常規稻130-140元,優質常規稻160元。但是在不同產區,稻谷的售價不一致,劉偉中說,他們當地一般情況每百斤雜交稻售105元,優質常規稻為120元。
2009全國糧食生產大戶標兵、珠海市農豐進出口公司總經理陳長貴分析,受2009年自然災害影響,我國優質稻產量減少,而大米品牌競爭激烈,優質稻市場需求大增,預計今年優質稻價格將會有所上漲。為此,國家已在三個月前提出要適當提高稻谷特別是優質稻最低收購價格。
自留種阻礙常規稻研發路
究竟選擇哪類水稻品種?馮振強說,種植大戶選擇優質常規稻經濟效益更好,比如種100畝水稻,選種常規稻不用買種,能節約2000元;肥料比雜交稻少投入30元/畝,收獲的時候產量雖稍低,但能省人工。小戶可選擇雜交稻,適應性好,管理可粗心,穩產豐產。
“水稻品種很多,但在產量、抗性、米質、適應性方面都表現好的,還是鳳毛麟角。”廖耀平說,廣東省推廣面積最大的兩個常規稻品種是粵晶絲苗2號、齊粒絲苗,能夠上40-50萬畝的常規稻不足10個,比較雜亂。品種選擇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考慮當地的種植習慣,二是考慮當地的消費水平及稻谷加工企業發達程度。發達地區種常規優質稻;但在在環境、土壤、水源都不太好的田塊,適合推廣種植粗生粗長的雜交水稻。
當前市場上對優質常規稻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但由于常規稻農戶可自己留種,種子經營效益低,一些研發和營銷部門不愿意開發和經營常規稻稻種。當前這一矛盾將阻礙常規稻育種水平進一步提高,使得不少常規稻育種專家轉為研發雜交稻,僅公益型科研單位保留常規育種課題。水稻專家一致表示,一旦雜交稻突破米質這一難關,在種業公司的推銷下,或將獨霸稻種市場。
“雜交稻(dao)要完全取代常規稻(dao),還(huan)需(xu)要相(xiang)當長的一段時間。”廖耀平表(biao)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