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
復合肥行業產能過剩嚴重。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化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09年,我國生產復合肥的4400家企業的總產能已超過2億噸(實物量),但目前產量卻只有0.5億噸(實物量)左右,約有70%以上的產能處于閑置狀態,大部分企業停產、關閉。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指出,由于相關部門沒有合理的規劃和限制,我國復合肥行業的準入門檻低,技術含量低,基本上有錢就可以生產,而企業則為了追求利益,盲目投入,擴大產量,搶占市場,從而導致了全行業的產能過剩,影響我國復合肥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產能過剩問題的解決迫在眉睫,需要相關部門進行合理的調控。
首先,政府應根據目前供需失衡的現狀,對整個復合肥行業的發展進行全面合理的規劃,在鼓勵復合肥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加大監管力度,控制產能的盲目增長,不能簡單的依靠制定生產規模和生產數量的標準來限制產能的擴張。因為生產規模和生產數量的規定,將會使大多數生產企業為了達到這個要求,努力擴增產能,擴大規模,從而使得產能過剩問題更加嚴重。
其次,設計一些技術壁壘和行業壁壘,在企業進入標準上提高行業的進入門檻。這樣既可以促進全行業進行技術升級,淘汰現有的的技術落后企業,也可以把一些單純擴大規模和產能的項目擋在門外,促進品牌大企業利用自己的規模化優勢,加大復合肥產品技術的升級。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
化肥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山東臨沭的4家肥料企業建成投產的7套塔式熔體造粒復合肥生產新裝置,與傳統的臥式料漿法或增濕團粒法生產復合肥生產工藝相比,以目前的生產規模260萬噸/年計算,塔式熔體造粒每年可節約標煤11.7萬噸、節電4420萬千瓦時,具有十分顯著的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三,制定嚴格的環保標準,加大對生產企業在污染排放方面的監督檢查。目前,我國復合肥行業基本上不存在獨特的競爭努力,而小企業卻因為其低廉的價格在市場競爭中占優勢地位。其實,小企業復合肥價格低廉的優勢主要就是生產成本低,可以以過低的價格參與市場競爭。而生產設備落后和環保投入不夠是小企業生產成本小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相關部門能夠加強監督,嚴格執法,則那些產能落后、環保不到位的企業就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