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全國植保工作會議暨專業化病蟲害統防統治示范縣啟動儀式在河南鄭州舉行。農業部今年擬在全國建設100個示范縣,抓好1000個示范區,扶持1萬個示范組織。在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加速推廣的同時,也對農藥生產經營觀念帶來新的要求。
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要求各地要按照“政府支持、市場運作、農民自愿、循序漸進”的原則,加大行政推動力度,把專業化防治擺在植保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整合資源,多渠道爭取資金,加大扶持力度。從今年開始,農業部將整合病蟲害防控補貼、農機購置補貼、陽光工程培訓等項目資金,重點對防治藥劑、機具購置、技術培訓等給予資金補助,目前資金已相繼下撥。
危朝安強調,要按照“服務人員持證上崗、服務方式合同承包、服務內容檔案記錄、服務質量全程監控”的要求,引導專業化防治組織向規范化方向發展,鼓勵專業化服務組織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要積極為專業化防治組織免費提供病蟲發生、農藥械市場等信息服務,對專業化防治組織隊伍建設、藥劑使用、機械保養、安全用藥、綜合防控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指導。逐步建立一批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的專業化防治隊伍,使之成為重大病蟲防控的主導力量,全面提升農作物重大病蟲災害防控能力。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葉貞琴介紹,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是全面提升植保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徑,是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的重要措施。實行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可提高防治效果10個百分點,每季可減少防治1~2次,畝均節約投入成本35元,平均每畝可減少糧食損失30公斤,每畝可為農民增收節支100元左右;同時對降低農藥使用風險、凈化農藥市場、減少環境污染,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意義重大。
據河南省不完全統計,2010年該省已簽訂全程病蟲專業化防治承包合同面積近 2000萬畝次,較去年同期增長50%,覆蓋小麥、水稻、棉花、蔬菜等多種作物;預計全年專業化防治面積可達5000萬畝次,較去年增加36%。目前,全省農業部門已擁有專業防治隊295個、專業防治人員6000多人,擁有大型車載式噴霧機1100臺、煙霧機2000余部、彌霧機1.5萬臺。各地根據自己區域特點,形成了形式多樣、運作靈活的專業化防治運行模式。
記者在采訪農藥企業和湖南等地經銷商時,他們反映,專業化服務組織的健康發展,對于規范農藥市場、促進行業發展意義重大,同時也要求農藥生產經營轉變觀念,如對產品的開發、包裝、銷售、藥械等也會提出新的要求。要改變以往的經營模式,提高農化服務水平,才能適應專業化統防統治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