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造就尿素市場利空。一、銷售渠道短路:自從2010年春節過后,尿素市場是一直走低。天氣是今年春季尿素庫存增加、價格大幅下滑的一個原因,但另一方面國內尿素流通領域對市場的信心仍然沒有恢復,或者說仍然很脆弱,后期寧可少賣尿素也不再過多的考慮存貨,面臨跌價的風險。加之,市場不時傳言國內尿素產能過剩等多重聲音加重了市場采購的警惕心理。
二、銷售模式改變:近年來,由于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很多企業為了盡快減輕廠內的庫存壓力,多采取與經銷商聯儲聯銷的辦法,將貨先放到市場。這種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導致經銷商都是以銷售為目的,不再考慮價格的問題,而這樣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品牌價格戰,最終導致價格越競爭越低。
三、供求失衡的現狀:國內的尿素產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市場的需求量,并且各地新建的裝置還在如期建設當中,國內需求已經基本定型,要想消化這部分龐大的產能只能通過出口去開拓國際市場。
5月的磷酸二銨市場與尿素相反,往年此時國內是淡季,且仍是征收高關稅時期,應該是企業較為難熬的時期。而今年則恰恰相反,火爆的集港勢頭超過了國內春季市場,各個企業紛紛抓住機會欲拼搶出口,以度過國內的淡季,但這火爆的市場背面也隱藏較多的危機,一旦處理不慎則很有可能會造成企業持續幾年的低迷。
首先“出口政策需防調”。目前依然在執行去年年底時的淡旺季關稅政策,企業準備實行淡季關稅后出口,但后期如果大量貨物集中出口,造成國內市場的臨時性缺貨,且價格繼續上漲,有可能政策方面會做新的調整。
其次“市場份額要力保”。目前國內二銨市場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區,且各大企業基本形成了一定的銷售范圍和份額。但近兩年仍有新增產能投產,如何進入市場分得一杯羹并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成為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哪怕是此集中出口的時期也不應丟掉國內市場,尤其是擴產企業應充分利用淡季時間搶抓機會,采取聯儲等策略早日占領經銷商倉庫。
最后“秋播好過冬儲難熬”。雖然按照目前的出口勢頭二銨已經足以支撐到秋播結束,但四季度的冬儲能否持續還未為可知,如何利用目前旺盛的局面提前準備,以較好的價碼與大經銷商簽單是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