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春明:按照現在的國際價格行情,7 月份正常出口應不成問題,但不足以形成大規模形勢,因為國外市場很低迷,基本和國內情況差不多,存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但是國內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國內尿素出口量占供應總量的很小一部分,國內尿素不出口還可以在國內銷售,其他國家的尿素產量有95%都用于出口,所以兩者的壓力敏感度不同,而且國內尿素成本加上出口必交關稅,成本增加,缺乏一定的競爭力。
記者:目前國內有一種聲音是將現在的出口局勢都歸過于國內關稅的透明度,認為關稅這樣的政策屬于商業機密,將關稅稅率公開有些不妥,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叢春明:如果從長遠來看,沒有任何影響。國家政策不會隨意調整,要從兩面看,不能只看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如果市場行情好,即使關稅100%同樣也能出口,企業依然可以盈利。如果說把現在的出口形勢都歸結于關稅的透明度,這個問題就考慮過于簡單。關稅的透明有利于生產商和外貿商的操作,一個國家不會使政策時常變化,況且是這么大的產業,我們應該回過頭找找自身的原因。幾年前價格很高但仍能出口,但現在價格很低卻不能出口,其根本原因在于國內尿素產能增加過快,供大于求的形勢非常嚴峻。如果說國內供應非常緊張或基本平衡不用出口,最起碼工廠就自已擁有定價權,而現在價格卻被市場“壓”著,貿易商隨時可以買到貨,這種情況下工廠想提起價格是非常難的。要知道成本不能決定價格,供需才是決定價格的關鍵。所以說現在的出口形勢和關稅沒任何關系。現在的關稅沒任何問題,當然降低更好,我認為關稅的透明度是非常正確的。
記者:國外都知道我國的尿素產能過剩,他們會不會因此而打壓我國尿素的出口價格?
叢春明:我想這沒有什么必然的關系,之前我們的心理價格并不高,生產成本很低,但是我們依然能夠出口,依然可以盈利,現在我們心目中的價格很高,生產成本很高,其他國家的尿素成本下降,采購商都想買便宜貨,最終以什么價格、什么數量采購還要看進口國的需求。
記者:從今年7月份開始,下半年基本都處于尿素出口的低關稅期,是否今年的出口量會比去年有所增加?
叢春明:從目前看,數字無法估計,但形勢并不樂觀。其他國家95%的產量要賣到國外,而我國95%的尿素可以在國內銷售。我們的出口現在有點賺人氣的感覺,同時增加流動性,解決資金問題。但是以目前的資源外調量來看,對國內市場難以形成影響,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記者:有人擔心港口的貨出不去,還有回流的危險,可能性大嗎?
叢春明:回流與否要看貿易商的心態,還要看國內價格是否允許港口尿素回流。“不到黃河不死心”,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也不會走這條路的。信心建立在自己在市場中的競爭力,無論有沒有出口,或者出多出少,只要在行業內具有核心競爭力就不需擔心,困難只是一時的,第三季度市場會怎么樣現在還很難講,也許最慘淡的季節還沒到來。
記者:為什么說最慘淡的季節還沒到來?
叢春明:過去供過于求的矛盾都被出口掩蓋了,如果矛盾沒有根本解決,以后會爆發出來的。現在企業開工率還算正常。但是從行業來看,大家都“添柴”,早晚有一天這個鍋會被燒糊了。現在企業之所以很少有倒下的,主要原因就是貿易商與廠家之間的聯儲聯銷,這種特殊的“輸血”方式在維持著部分企業的生命,如果一些貿易商不注資不“輸血”,很多廠家就會有危險。所以說最難的時候還沒到。總體而言,尿素行業洗牌已經在所難免,而且,這次洗牌會更徹底、更激烈,洗牌與“被洗牌”的數量都可能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