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化肥市場 > 正文

鉀肥市場應避免重演鐵礦石的悲劇


農資網 2010年8月30日 10:17 來源:中國經營報 【

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對Potash Corp公司提出390億美元的收購初價,掀開礦業公司搶跑化肥版圖的冰山一角。

  這多少有點風水輪流轉的感覺。

  幾十年前,全球知名石油企業都曾擁有化肥生產業務,但在上世紀70年代,卻嫌棄利潤平平而紛紛剝離。40年后,化肥企業卻又成了礦業大佬們你爭我奪的“香餑餑”。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必和必拓此番向Potash Corp公司發起敵意收購,就是押寶糧食價格的上漲。

  今年以來,農產品市場持續“發燒”。年初至今,小麥價格上漲60%、玉米價格上漲20%、棉花價格攀升至15年來最高點。7月份,美小麥期貨更創下半個世紀以來最大單月漲幅,帶動玉米、水稻和豆類等農產品全線大漲。

  但是,一直以來,鉀肥對農業增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實際消費量并未出現波瀾壯闊的增長,呈現的是一個比較平穩的小幅增長態勢。根據國際肥料工業協會(International Fertilizer Industry Association,下稱“IFA”)的數據,1963~1988年的25年間,平均每年鉀肥的消費增長為4.66%;1993~2005年的12年,平均每年增長為3.11%。

  近日,IFA公布了一份名為《2010-2014年農業發展形勢與肥料展望》的報告,預測未來5年,全球鉀肥需求的年增速為9%,到2014年達到3580萬噸。中短期來看,只要需求端不出現大的升級變化,鉀肥的全球需求量出現爆發式增長的可能性不大。

  全球供大于求但中國匱乏

   全球鉀肥資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前蘇聯和中東地區,這些地區已探明儲量達80多億噸,占全球總儲量的90%以上,我國探明儲量占比僅為1%。鉀肥是一個資源主導型行業,鉀資源分布的高度集中導致了世界鉀肥工業的高度集中,目前,上述四國產量占到了世界總產量的75%。

  相對國際鉀資源大國來說,我國鉀資源比較匱乏,鉀肥供需缺口很大,長期依賴于進口。我國不僅是全球鉀肥市場中需求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也是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進口國。其中,俄羅斯是我國鉀肥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比重在46%左右,加拿大約為26%。

  目前我國鉀肥自給率在51%左右。但是,考慮到我國鉀資源狀況以及鉀肥需求可能的增長空間,中期來看,我國鉀肥依賴進口的局面仍難改變。根據無機鹽工業協會的預測,未來十年,我國鉀肥的供需缺口仍將保持在300萬~400萬噸左右。

  雖然我國國內鉀肥供不應求,但從全球來看,卻是供大于求。全球鉀鹽資源也并不緊缺,現已探明的儲量基礎為167億噸,可供實際開采300年以上。并且,多個國家都在加快產能擴張的步伐。IFA的調查數據表明,2010年全球約有100個鉀礦項目被列入25個國家的建設計劃,過去3年,僅加拿大就批復了180個鉀鹽開采許可證。IFA預計,2010年和2011年全球鉀肥產能將增加200萬噸,2012年增加840萬噸,2014年增加250萬噸。從供需平衡看,2012年和2014年全球鉀肥市場將過剩810萬噸和1000萬噸。

  高進口依存度下缺乏價格話語權

  作為需求大國,我國對鉀肥卻并不擁有價格話語權。目前,國際鉀肥產業正呈現出集中度越來越高的趨勢,全球鉀肥市場已經形成了北美和俄羅斯兩個價格聯盟,擁有很高的定價權。這些掌控資源的生產國思路非常明確:通過限產提高價格。2008年下半年,全球經濟步入衰退,化肥行情一路看跌。但國際鉀肥巨頭依托資源壟斷優勢,限產保價,當年鉀肥價格依然能保持在550美元/噸的高位上。高企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終端的需求。IFA統計顯示,2008/2009年度國際鉀肥消費量同比下降14.4%,高于氮、磷肥,主要原因就在于鉀肥價格下降幅度最小,對消費產生抑制。

  由于對外依存度高,鉀肥的國際價格能夠很順利地傳遞到國內。正是在2008年,我國鉀肥市場步入高價時代。根據當年達成的進口合同,氯化鉀離岸價高達565美元/噸,同比上升了400美元,漲幅高達約240%。

  今年1月中旬,中國談判小組與BPC(白俄羅斯鉀肥公司)簽訂了2010年度鉀肥海運銷售合同。合同量為100萬噸(20%上下浮動),到岸價為350美元/噸。這一價格較國內現貨價低了近17%,業內一片叫好之聲。

  更有媒體呼吁,鐵礦石談判應該學習借鑒鉀肥談判的成功經驗。

  贊美之聲言猶在耳,中國鉀肥市場要避免重演鐵礦石的悲劇,需要重新調整戰略思路。鄧嫻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舉報】 【關閉】【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