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鉀方面處于“三缺”狀態,一是廠家年內訂單大多已滿、找貨源十分不易,二是缺少工人,包裝、裝車都受到影響,三是近日車皮緊張,大戶、小戶走貨都很緩慢,拿部分中間商的話來說,當前是“空有好行情,但是沒錢賺”;鹽湖公司仍未調價,但是調價的可能性已越來越大,前期傳聞的“2600元/噸”已經不再是不可能的夢。
進口鉀方面顯得頗為“神秘”,港口報價意外大漲、似乎將扛起漲價大旗,邊貿方面幾乎所有貿易商停售觀望。目前港存只有一百萬噸左右,但大多是有主貨物,中化、中農可銷售貨物少得可憐,而邊貿方面因為俄羅斯車皮緊張、近日到車明顯減少,大部分貿易商也是“無米下鍋”,因此,整體來看鉀肥市場確實處于供應緊張的狀態;貿易商一邊報高價、一邊守盤觀望,導致下游恐慌情緒蔓延,紛紛出發尋找貨源,這又促成了局部地區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再者,國際市場各大生產商相繼宣布上調第四季度價格,開始為2011年新的談判施壓,而希望不大的必和必拓收購薩鉀案仍被一些人吵得不亦樂乎,也進一步刺激著市場的神經。一切跡象顯示,短期內氯化鉀價格將持續上行;不過本來氯化鉀漲價是必然,但是從當前的漲法上看,又不得不讓人感到絲絲隱憂。一方面國內下游市場對高價氯化鉀已經產生了自然的恐懼與抵觸,而且近期復合肥實際銷售情況并不算好,對高價氯化鉀承受能力也有待考驗;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生產商漲價意愿被廣泛抵制,在東南亞和南美等市場,買方已經數次成功摁滅了生產商叫囂漲價的氣焰(與此同時,我們都在干什么?)
硫酸鉀市場行情良好,價格也出現明顯上行。硫酸鉀漲價最主要原因是廠家普遍沒有產銷壓力、對后市有較好預期(據了解,一些廠家近兩個月訂單基本都已接滿,貨源十分緊張,實際上高報價除供應幾噸、幾十噸的零散客戶外,基本上無法接新訂單),而近期氯化鉀價格的發力上漲則加速了硫酸鉀價格上行。另據了解,云南煙草招標中標的三家企業最終決定按照2900元/噸的到站價簽單,但據稱下一批招標價格則會比較高;羅鉀方面還未恢復滿負荷開工,暫時主要執行煙草訂單、發運一般,可能本月底前后才能出臺新報價恢復正常銷售。預計后期硫酸鉀良好行情還可以持續較長時間,受氯化鉀行情的影響可能不會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