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農資商品質量問題或誤導消費引起的農業生產事故時有發生。為建立農資監管長效機制,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將在農資行業建立農資質量溯源體系,并建立全國性的農資產品防偽追溯信息網絡平臺,農資產品也將佩戴上“身份證”。
這是記者23日從此間舉行的農資質量溯源論壇暨中國農資市場形勢分析報告會上獲悉的。論壇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資局、中國農資流通協會共同主辦。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常務理事、農資局局長、中國農資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建平介紹,農業部會同公安部、供銷合作總社等部門已連續8年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工作,取得成績的同時應該看到,農資市場不規范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區域性制假售假行為沒有徹底根除,農資打假監管能力和手段還不能適應需要,失信懲戒機制尚未形成,假劣農資損害農民利益的現象仍頻繁發生,實現農資市場秩序根本好轉的任務十分艱巨。
楊建平說,目前很多農產品都有了“身份證”,今后要探索給農資產品佩戴上“身份證”,農民買了農資產品,就可以查到所買化肥和農藥的整個流通過程。追溯體系建設將能有效地凈化農資環境,讓農民買到放心農資,讓政府有了強有力的工作抓手。
楊建平說,以農資流通行業協會組織推動行業自律及自我規范為主導,以農資生產經營相關的國家政策及法規為依據,以農資流通企業為推動力量,研究建立并逐步形成全行業參與的農資質量可追溯體系,符合中國農資行業的現狀,也是中國農資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時代要求。
據供銷合作總社農資局網絡信息處處長符純華介紹,未來農資質量追溯體系將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及計算機數據庫信息系統,對農資流通的各個環節進行全程監管,實現農資質量的可追溯機制。該體系智能化終端技術的運用對農資流通主體經營行為的客觀記錄,有利于建立農資行業的信用評價體系及黑名單制度;該體系完善的數據處理平臺及先進管理系統所生成的動態、即時的數據,有利于國家有關部門對農資行業的有效監控。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近期影響我國尿素市場價格上漲的因素有出口、節能減排、生產成本及通貨膨脹預期等因素,由于原因復雜,尿素未來價格走勢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由于今年出口量大,成本大幅提高,庫存少,糧食豐收,農民承受能力增強,通貨膨脹預期等因素,明年的國內尿素市場謹慎樂觀。針對2010年我國鉀肥市場形勢,專家分析認為目前鉀肥價格上漲主要是由于供需關系緊張、受氮肥磷肥價格上漲影響,以及國際價格上漲拉動所致,未來一段時間鉀肥價格將保持相對穩定。